金融科技发展规划出台 高质量推进金融数字化转型

来源:财经网 专栏:盘和林 2022/01/25

作者:盘和林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

近日,人民银行印发了《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22-2025年)》。《规划》提出新时期金融科技发展指导意见,明确金融数字化转型的总体思路、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实施保障。

这一规划无疑给未来三年金融科技行业发展指明了数字化转型的发展方向。金融科技是技术驱动的金融创新,金融业在未来应充分发挥金融科技赋能作用,实现高质量发展。

以数字技术为核心的金融科技将激活金融业发展新动能。一方面,在数字化赋能下传统金融行业能够优化现有业务,实现提质增效。另一方面,通过金融、智能算法、数据的融合,金融业将数字化贯穿金融服务全流程,实现金融科技创新和金融场景创新,拓宽金融业行业边界,让金融服务内容更加多元,挖掘用户更多潜在需求,提升用户黏性和服务体验。

《规划》的八个重点任务中,特别提到了要建设“绿色高可用数据中心”,夯实金融创新发展的“数字底座”。当前,数据中心已经成为金融科技的基础,而随之而来出现了一些问题,其一是数据中心供应不足,其二是数据中心能耗问题。为此,一方面要强调夯实底座,加大数据中心建设,提高数据中心易用性和覆盖率;另一方面应利用绿色计算为数据中心降低能耗,以节能、环保为标准,建立健全绿色数据中心能源资源监管体系,这也高度契合我国现在的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

值得注意的是,《规划》提出要全面加强数据能力建设,在保障安全和隐私前提下推动数据有序共享与综合应用,充分激活数据要素潜能,有力提升金融服务质效。规划强调了数据要素流通的重要性,抓住了金融科技创新发展的核心要素。

数据要素在金融科技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经济社会价值,金融业作为数据密集型和科技驱动型行业,在数据共享和征信体系建设中还需注意以下方面:

第一,寻求金融征信和数据安全之间的平衡,关键在于将征信体系从金融机构中分离出来,让征信机构成为独立于金融业的第三方机构,使之更加专注于数据和信息分析,并且严格遵照合规合法的方式使用用户信息。

第二,通过开放银行实现数据互联互通。例如参与开放银行生态圈的市场主题众多,其中银行负责提供数据接口,监管机构搭建信息交互平台,征信机构需在严格维护数据隐私的前提下使用银行数据展开专业的征信服务。

在数字技术蓬勃兴起的时代,金融科技严监管成为重中之重。《规划》提出的八个方面的重点任务,其中涉及金融科技严监管的就包括“健全金融科技治理体系”“强化数字化监管能力建设”两项,金融科技监管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金融核心是风控,风控的未来是智能风控,而智能风控依赖于用户信息和数据。因此,金融机构应用用户信息和采集数据的需求存在一定合理性。当前,需平衡数据需求与使用合法性之间的关系,既要满足金融机构的数据需求,加强数据要求的流通,也要在规则上杜绝金融机构违规使用用户信息和数据的行为。例如,监管科技创新可以通过“监管沙盒”的模式来对金融创新进行监管试点,积累监管经验。与此同时,监管科技可以接入到被监管方数据系统当中,采取实时异常点监测的方法来开展监管,对安全风险漏洞进行及时的处置。另外,还需进一步加大对金融监管科技的研发投入,提升金融科技创新能力,以数字化赋能构建智能风控体系,多维度提升风险管控能力。

随着数字与金融的深度融合,未来的金融监管将遵循“穿透式”理念、“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朝着更加精准、深入的方向发展。

此外,规划还提出,要推动我国金融科技从“立柱架梁”全面迈入“积厚成势”新阶段,力争到2025年实现整体水平与核心竞争力跨越式提升。要实现这一跨越式提升,需在法律、市场、技术等方面继续下足功夫:

在法律层面,在政策上进一步完善治理体系,尤其是对于金融机构使用用户数据和信息开展风控,需要理顺数据权益,建立隐私保护联防联控机制,明确金融和科技在数据应用下的风险边界,要给予用户知情权和同意权。

在市场层面,要突破传统场景,推动嵌入式金融和场景金融的发展,以应用为准绳,并以场景应用为基础,以金融科技拓展金融业边界;推动数据要素交易市场规范标准化发展,需要完善数据要素流通体系,推动开放银行,将数据提供给金融科技企业,以推动金融科技,尤其是智慧金融的发展。

在技术层面,可以借助区块链等技术,确保数据的专事专用、可用不可见,高效安全发挥数据生产要素价值,做好权属分离,在保障数据所有权及的基础上实现数据有序流转和应用;筑牢金融与科技之间的风险防火墙,规范金融科技安全化管理,防范技术风险向金融风险传递。

在数字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金融业要想真正实现数字化转型,需把握好金融科技这一工具,重塑数字化时代下的底层逻辑,将数字化创新与业务充分融合,推动金融业务的经营模式、管理方式的变革和优化,提升金融核心竞争力。同时实现跨行业渗透交互,发挥各自在技术、渠道、产品和服务等方面的优势,构建开放共赢的金融新生态圈才是大势所趋。

版面编辑:文静
关键字:

声明:财经网专栏文章版权属作者本人或相关权利人所有,文章仅为作者观点,不代表财经网立场。

相关新闻

专栏人物推荐

张礼卿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前院长、国际金融研究中心主任。经济学博士。

屈宏斌

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副理事长

伍戈

经济学博士,研究员。长江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曾长期供职于央行货币政策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