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股查询:

CPI边际改善,PPI持续承压

来源:财经网 专栏:温彬 2025/07/09

作者:温彬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

输入性因素支撑下,6月CPI边际有所改善,但PPI持续承压,整体物价低位运行态势不改,显示国内有效需求有待进一步提振。

一、CPI边际改善

6月CPI环比-0.1%,符合季节性表现;同比由持续3个月的-0.1%转为0.1%,主要与输入性因素推动国内成品油价格上行、耐用消费品价格有所回升有关。

食品价格强于季节性。6月食品价格环比-0.4%,好于历史同期平均水平-0.8%。其中,受季节性换茬、气候及运输成本影响,鲜菜价格环比上涨0.7%,高于历史同期均值-3.9%;淡水鱼供应仍然偏紧,水产品价格环比上涨0.7%,高于历史同期均值为-0.3%。但猪肉、鸡蛋供需失衡进一步加剧,价格分别环比-1.2%、-2.9%,显著低于历史同期均值0.9%、-0.9%。

能源价格环比转涨。6月份,伊以冲突导致原油潜在供应风险上升,削弱了OPEC+增产所带来的利空影响,加之进入夏季后,油品上下游消费随着季节性因素而恢复,以及战略储备采购带来的非常规需求增长,国际油价触底回升,推动国内汽油价格环比由上月下降3.8%转为上涨0.4%。受国际油价上涨影响,能源价格环比上涨0.1%,较上月的-1.7%明显改善,不过仍弱于季节性。

核心CPI环比持平,同比回升。6月核心CPI环比涨幅为0,符合季节性表现;同比上涨0.7%,涨幅比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创近14个月以来新高,折射“稳增长”组合拳持续发力背景下,部分行业供需结构改善。

耐用消费品价格好于季节性。其中,家用器具环比涨幅为0,好于历史同期均值-0.4%;通信工具环比-0.2%,好于历史同期均值-0.3%;交通工具环比-0.4%,持平于历史同期均值。

服务价格弱于季节性。6月服务价格环比涨幅为0,而历史同期均值0.1%。其中,受高校毕业季影响,重点城市住房租赁市场需求有所增加,租赁房房租环比上涨0.1%,但不及历史同期均值0.2%;节日效应消退后,居民出行活动降温,旅游价格环比-0.8%,不及历史同期均值0.2%。

二、PPI持续承压

6月PPI环比-0.4%,连续7个月负增,弱于历史同期平均水平-0.1%,工业需求仍显不足;同比-3.6%,为2023年8月以来最大降幅。

生产资料价格下降是拖累PPI的主要因素。6月生产资料价格环比-0.6%,历史同期平均环比-0.1%,显著弱于季节性;同比-4.4%,比上月扩大0.4个百分点。拖累因素在于,一是夏季高温雨水天气增多,影响部分房地产、基建项目施工进度,叠加钢材、水泥等供给相对充足,国内部分原材料制造业价格下行;二是夏季太阳能、风力、水力发电增多,电煤需求减少,带动能源价格下降;三是美国关税战扰动下,全球贸易开始减速,外需不足导致国际定价的商品价格下滑,并向国内传导。

生活资料价格仍然低迷。6月生活资料价格环比-0.1%,历史同期平均环比0.0%,同样弱于季节性;同比-1.4%,与上月持平。其中,衣着价格环比涨幅为0,历史同期平均环比上涨0.1%;食品价格环比-0.3%,历史同期平均环比上涨0.0%,均弱于季节性。耐用消费品价格环比-0.1%,持平于历史同期平均水平;一般日用品价格环比上涨0.1%,好于历史同期平均环比0.0%。

三、后续物价有望改善

CPI将呈现低位温和回升态势,预计全年同比涨幅在0左右,高于上半年的-0.1%。

一是食品价格稳中有降。猪肉方面,由于出栏量稳中有增、宰后均重维持高位,市场供应充足,而居民消费增量有限,供需博弈下价格难有明显回升。其他食品方面,鲜果、鲜菜等价格在季节性因素影响下,或阶段性波动,但由于近年来我国农业生产保持稳定,整体变化幅度有限。

二是能源价格承压。短期来看,关税风险阶段性缓和,叠加中东地缘局势带来的风险溢价,对油价形成一定支撑。但OPEC+增产将持续增加市场供应,美国关税政策不确定性削弱全球经济增长前景,或导致石油消费需求增速放缓,供大于求情况下,下半年国际油价重回下行通道概率较大。

三是核心CPI温和回升。预计核心CPI全年上涨0.6%左右,略高于去年的0.5%。支撑因素主要包括:一系列增量政策与存量政策协同显效,特别是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政策逐渐落地,推动供需结构持续改善,会对相关行业价格起到支撑作用;服务消费潜力持续显现,将有助于餐饮住宿、家政服务、养老托育、文化旅游、健康服务等领域价格上涨。不过,PPI持续低迷向CPI传导,叠加当前消费内生动能偏弱,核心CPI修复空间有限。

预计PPI改善程度有限,走出负区间仍需时日,全年同比约为-2.3%左右,好于上半年的-2.8%。

从国际看,大宗商品价格将呈现“分化加剧,波动收敛”特征。由于OPEC+转向增产、全球需求趋于下滑,预计下半年油价延续回落。铜、铝等工业金属受益于全球电网投资加速、汽车电动化渗透率提升,叠加供给端扰动,价格有望震荡上行。下半年美联储重启降息,国际流动性边际宽松,将支撑大宗商品价格。

从国内看,内需仍然偏弱。一是房地产开发投资、基建投资仍处于偏低水平,难以带动相关资源品价格上涨。二是耐用品消费需求边际放缓,房租价格整体下行,折射出消费需求不足。三是制造业产能利用率持续磨底,部分行业面临着供大于求的阶段性矛盾。

不过,随着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相关举措落地,以及去年下半年基数回落,预计PPI同比降幅有望小幅收敛。

版面编辑:文静
关键字:

声明:财经网专栏文章版权属作者本人或相关权利人所有,文章仅为作者观点,不代表财经网立场。

相关新闻

专栏人物推荐

张礼卿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前院长、国际金融研究中心主任。经济学博士。

屈宏斌

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副理事长

伍戈

经济学博士,研究员。长江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曾长期供职于央行货币政策部门...

机构专栏推荐

北大光华

北京大学于1985年设立经济管理系,1993年经济管理系与管理科学中心合并成立...

星图金融研究院

为政府、企业和第三方提供定制化研究咨询服务,定期发布专题研究报告,着重...

京东数科

京东数科研究院立足于京东集团和京东数字科技平台,致力于宏观经济政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