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股查询:

金融科技如何纾困疫情下的小微企业

来源:财经网 2020/02/13
分享到:

作者:许可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数字经济与法律创新研究中心执行主任

疫情如洪水,而在洪水中最容易遭受灭顶之灾的就是低洼之地。与高高在上的巨型企业相比,在这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中,小微企业——特别是服务于民众日常的消费、旅游、娱乐的小微企业恰恰是最脆弱和最艰难的。网商银行调研数据显示,72.7%的小店表示受疫情影响很大,无法正常运营或被迫停工,20人以下的小店无法正常运营的比例比300人以上的店高出约23个百分点。不仅如此,小店无法支付工资也导致往年春节后的“返工潮”变为“退工潮”。小微企业正遭受着供需两端冲击,处于资金链断裂边缘,生存还是毁灭,这已不再是是一个哲学问题。

小微企业贷款的三种力量

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全球范围内,小微企业均是经济活动中最活跃、雇员人数最多的商业组织。与大型企业相比,小微企业的经营波动性大、资本实力弱,抵御外来冲击的能力较差,本场疫情下小店的窘境便是鲜明的例子。基于此,与大型企业可以通过直接融资度发展不同,小微企业更加依赖借贷来维持经营周转。那么,小微企业从哪里能筹措资金呢?

首先可以想到的是大型银行。根据美联储的调查,有49%的小微企业会向大银行(存款超过100亿美元)寻求贷款,但通过率只有约30%。无独有偶,根据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的调查报告,我国小微企业的银行信贷可得性也不到50%。在经济下行的背景下,大型银行更加重视规避风险,提高资金质量,而小微企业缺乏担保资产,对外部形势变化更为敏感、逾期风险更高,信贷审核成本高,这些都使得大型银行更偏好“大规模”企业,从而陷入“规模歧视”。而究其根本,是小微企业与大型银行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使然。因缺乏公开、透明、可信的信息,银行信贷配给不当的逆向选择必然出现。

缓解信息不对称是解决信贷配给的根本途径,正因如此,在美国,扎根于本地的“社区银行”(Community Bank)成为小微企业寻求资金的重要来源。截止2018年,向小微企业放贷的资金量占据社区银行贷款产品总额的40%。这是因为,社区银行能通过实地调查和面对面沟通的方式,获取企业主的人品信息和市场特点等柔性信息,从而形成更准确的信用评分。在中国,数量众多的地方城商行和农商行同样发挥着类似的功能。它们的营业网点遍布城乡、贴近乡土,在信息同步和对称性、客户的储备和存量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

尽管大型银行、城商行、农商行都是小微企业资金的重要来源,但在疫情这一特殊时期,小微企业的经营风险陡增,大型银行在信用风险控制的压力下,抽贷、断贷、压贷开始出现。另一方面,由于人与人的隔离措施,城商行、农商行等实地调查、核实措施无法进行,这必然影响其信贷的发放。

线下沦陷之时,线上金融科技(FinTech)支持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作为金融和科技的结合,金融科技由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信息技术带动,对传统的金融市场、金融服务、金融产品产生了根本性影响,在小微企业贷款领域,金融科技公司可为大型银行和社区型银行积极赋能,在疫情这一特殊时期,更是如此。

金融科技的优势

与大型银行相比,金融科技公司没有传统的线下分支机构和相应的成本支出,在疫情引发的线下向线上活动迁移的过程中,金融科技公司能够简化传统流程,减少中介环节,从而提供更低廉和便捷的服务。与社区型银行相比,金融科技公司不需要和借款人直接联系来获得信息,而是通过高频的电商商务和线上供应链场景,在推动小微企业业务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零距离触达长尾客户,并利用大数据技术,生成与分析海量、多样、高速、易变的客户信息,进而用于信用画像,从而降低了小微企业固有的信息不对称性,使得那些缺乏征信记录、被排除在正规金融体系覆盖范围之外的小微企业,有机会获得资金支持。

金融科技在小微企业贷款中的应用卓有成效。在日本,国家信用风险数据库早已使用“替代数据”(alternative data)进行风险评估,其成员可以共享小微企业的金融数据,来做出信贷决策。在我国,随着电子商务和线下二维码支付的普及,小微商家交易开始数字化,而交易数据(销售量和平均销售价格)、声誉数据(索赔率、处理时间和投诉)、行业数据(销售季节性、趋势和宏观经济敏感性)不断累积,小微商家得以摆脱“信用白户”,大幅提升信贷可得性。以浙江网商银行为例,依托蚂蚁金服的大数据风控技术,利用独创的310模式(3分钟申请,1秒钟放款,全程0人工介入)服务了2200万小微企业和个体经营者,其中80%都是此前从未在银行获得过贷款的独家客户。

推动金融科技发挥更大作用

金融科技对小微企业贷款的积极意义也已获得央行认可。在2019年末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科技委员会会议上,进一步发挥技术、数据等生产要素的重要作用,通过金融科技助力纾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成为2020年央行工作重点之一。

这场疫情一方面凸显了金融科技的重要价值,另一方面也暴露出金融科技公司在资金规模上难以充分覆盖小微企业资金缺口、小微企业还款能力严重下降,短期违约率高企等现实困难。网商银行调研显示,受疫情影响,81.9%的小店面临资金缺口,36.2%的小店将借款补充运营资金作为应对疫情的主要手段。但互联网银行资本规模小,融资渠道不畅,难以满足激增的贷款需求。对此,监管可以推出“急”和“缓”两大举措。

“救急之措”是提供小微企业专项贷款。日前,央行、财政部等五部委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强化金融支持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通知》,要求“在疫情防控期间向主要全国性银行和湖北等重点省(市、区)的部分地方法人银行提供总计3000亿元低成本专项再贷款资金,要求获得再贷款资金的银行向应对疫情的重要医用、生活物资生产企业提供优惠利率的信贷支持”。该专项资金恰如及时雨,但其主要集中在给9家全国性银行和10家重点省份的地方法人银行,其范围有待拓展。建议央行另外给中小银行和互联网银行定向提供一笔专项资金,以支持在疫情中遭受重大损失的小微企业。

“谋缓之措”是鼓励银行与金融科技公司进一步合作,为小微企业持续输血。传统银行和金融科技公司各有所长,前者资金充裕,后者拥有信息数据,而信息数据恰恰是小微企业融资的关键。为此,我国当顺应“开放银行”(open banking)的潮流,贯彻银行即平台的理念,在确保用户隐私的前提下,打破银行和金融科技公司在账户、数据方面的壁垒和孤岛,充分利用信息技术防控信用风险、落实金融普惠。在政策面上,首先要积极推进联合信贷,让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充分赋能银行,协助银行嵌入到线上商业网络中,并推动其数字化转型。其次,联合信贷不过是开放银行的初阶,以创新性方法最大程度满足包括小微企业的需求,才是开放银行的本质,而这需要银行和金融科技公司在更深层次、更大范围上的通力协作。为此,监管层应秉承包容审慎的准则,营造允许“试错”的监管环境。以本次疫情中,不妨在技术保障和风险可控的前提下,进行全线上银行服务的实验,让疫情严重地区的小微企业主、小店经营者,足不出户即可开立全功能银行账户,可办理收款、转账、贷款等多种金融业务。

正如2003年非典“逼”出了淘宝和京东,今年的疫情是危机也是转机,只有线下线上更好融合,才是金融“战”役的制胜法宝,也才是治疗小微企业贷款痼疾的治本之策。

版面编辑:文静
关键字:
分享到:

声明:财经网专栏文章版权属作者本人或相关权利人所有,文章仅为作者观点,不代表财经网立场。

相关新闻

专栏人物推荐

张礼卿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前院长、国际金融研究中心主任。经济学博士。

屈宏斌

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副理事长

伍戈

经济学博士,研究员。长江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曾长期供职于央行货币政策部门...

要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