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银行风险化解需要标本兼治

来源:财经网 专栏:安邦咨询 2021/01/08
分享到:

从2020年12月份以来,地方政府专项债补充中小银行资本金的政策开始陆续落地,广东、内蒙、以及广西等省区已经陆续发行相关专项债,采取不同的方式为辖区内的中小银行提供资本保障措施,提升这些银行的资本充足水平。这些地区的举措也表明,金融防风险的政策正从清理P2P、规范网络小贷、推动影子银行转型等,逐步向以中小银行为重点的银行业推进。

当然,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下,中小银行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短期出现风险增加的情况,的确需要一定的政策支持。从2020年上半年的情况来看,城商行整体净利润增速自2019年中以来位于“零增长”附近,2020年以来城商行整体净利润持续负增长,农商行2020年二季末净利润增速下滑至-11.42%,较2019年末增速大幅下降20.6个百分点,降幅高于行业平均水平。考虑到疫情对企业和居民的影响,以个人和小微企业信贷为主的中小银行也面临不良资产比例上升等风险因素的加剧。

但安邦智库(ANBOUND)曾经提到过,中小银行的风险积累实际上是一个长期的结果。其发展中产生的股权结构、信用违约、同业业务、表外业务等方面的问题不断积累,形成了目前中小银行风险高发的局面。根据央行金融稳定局披露的数据,在2019年,在4000家中小银行中,评级在7级以上的有3400多家,大部分运行良好;但有532家风险比较高,主要是一些农村信用社、农村合作银行、村镇银行,规模比较小,历史负担重。另据央行披露的数据,有605家中小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低于10.5%的监管红线。这意味着全国有将近15%的中小银行已经存在风险。而定位不明、股权不清、治理不健全可以说是大部分出现问题的中小银行的内在通病,这些问题并不是单纯补充资本金能够解决的,更需要从公司治理、资产重组等方面入手,推动地区金融系统的改革才能实现。

从几个省份目前专项债为中小银行注资的方式来看,广东100亿专项债由广东粤财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作为资金运营主体,通过间接入股等方式分别向普宁农商行、郁南农信社、揭东农商行和罗定农商行注资补充资本金37亿元、40亿元、14亿元和9亿元。而内蒙和广西则是通过专项债购买银行转股协议存款的方式为银行提供资本金补充。当然,这种新模式属于政策允许范围之内,但这种以股权化存款的模式,更多的还是仅仅解决了银行资本金的问题,对银行面临的公司治理以及股权结构等缺陷并不能起到作用。

由此看来,以专项债补充中小银行资本金,属于治标的“输血”之举,可能解决短期的周期问题,对于中小银行实现盈利的“止血”还需要进一步的改革,甚至市场化的重组的相关政策措施。在这方面,内蒙和广西等地可能缺乏广东方面的金融机构运营的能力,其政策效果也不被看好。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曾刚表示,“如果只是简单地‘添油式’补充中小银行资本,较难保证其日后经营不会再重蹈覆辙,从根本上帮助其改善体制机制、加强公司治理才是长久之策。”

更令人担心的是,如果对专项债用于补充银行资本金不加限制的推行,则地方财政与地方金融体系之间将进一步联通,把地方政府债务与地区金融风险更紧密地绑在了一起,实际上对于长期发展而言并没有益处。如果银行能缓过来,可能还能给地方政府“喘口气”;如果银行缓不过来,就会“抱团”形成区域性的“塌陷”。

从专项债的规模来看,目前能用于中小银行资本补充的额度为2000亿元,对于数百家处于危险之中的中小银行而言,作用仍十分有限。地方更需要用好这些政策资金,起到“基石”的作用,但更多的还是需要通过市场的整合,推动优胜劣汰,帮助优质的中小银行获得发展的空间。因此,面对优胜劣汰的市场规律,完善银行的退出和重组机制,实际上更为紧迫,需要避免中小银行“只进不出”导致的风险积累,也需要为不断“失血”的中小银行堵住缺陷,这样才能实现“标本兼治”,化解日益严重的中小银行风险。

最终分析结论(Final AnalysisConclusion):

目前,各地方陆续开展了以专项债资金为中小银行补充资本金的举措。这种新的“输血”模式,可能对于缓解短期的危机有所帮助,但只是权宜之计,要解决中小银行缺乏竞争力,长期“失血”的顽疾,地方需要借助政策机遇推动中小银行的改制和重组,来化解长期的风险,实现“标本兼治”。

版面编辑:文静
关键字:
分享到:

声明:财经网专栏文章版权属作者本人或相关权利人所有,文章仅为作者观点,不代表财经网立场。

相关新闻

专栏人物推荐

张礼卿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前院长、国际金融研究中心主任。经济学博士。

屈宏斌

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副理事长

伍戈

经济学博士,研究员。长江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曾长期供职于央行货币政策部门...

要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