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由上海交大高级金融学院发布的《中国企业数据资产入表情况跟踪报告》2024年年度报告显示,根据上市公司披露的2024年报统计,在A股上市的5000多家企业中,有100家上市公司披露了数据资源入表的相关事项,共涉及入表金额21.64亿元。其中,共计88家上市公司将数据资源计入无形资产科目,从金额看,有63.57%在无形资产项下。此外,还有22家新三板公司在2024年报中披露了数据资源入表的相关事项,共涉及金额3.80亿元。从实际控制人属性来看,2024年报中披露了数据资产的100家上市公司中,国资、政府背景企业在总数上已超过民营企业。三大运营商在这方面动作明显,据悉,中国移动去年表内资产规模接近6亿元。
非上市公司方面,课题组基于公开信息不完全统计,截至2025年3月31日,国内已有330家非上市公司披露了数据资源入表情况,地方国企成为数据资产入表的主力军,共有275家地方国企披露了数据资源入表情况。民营企业与央企、事业单位也开始参与,有45家民营企业,8家央企,2家事业单位,已获得融资(包括银行授信、作价入股等形式)金额14.17亿元。
自2024年1月1日财政部发布的《企业数据资源相关会计处理暂行规定》正式实施以来,经过近一年的发展,数据入表的进程可以说在积极尝试和摸索中不断推进。不过,作为数据资产入表的“元年”,企业数据资产入表并未出现此前很多市场机构所预料的“爆发式”增长的情况,市场期待的数据资产入表大潮并未如期而至。在安邦智库的研究人员看来,国内数据市场建设整体处于起步阶段,对于新生事物发展过程必然会存在一定的曲折过程。数据入表的实践仍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快速爆发式的增长其实对整个市场的发展并无裨益。数据要素市场的发展,一方面离不开政策端的完善;另一方面也离不开市场的培育和生态的形成。这些都预示着数据资产入表并非“一蹴而就”的过程。
实际上,无论是数据上,还是政策端,对于数据资产入表,地方政府具有更强的积极性。该报告的数据显示,地方国企成为数据资产入表的主力军。从动力来看,部分地方城投及国企为拓宽融资渠道,更有意愿探索新的资产扩张模式。而且地方政府同样希望推动政府的数据资源转化为资产,甚至有的地方提出“数据财政”的概念,将数据资源看作土地资源之后,地方政府能够掌握的又一主要经济资源。
从交易机构看,目前国内已经设立了数据交易所约60家,然而,当前数据交易面临交易规模不大、交易活跃度低以及参与交易的主体范围受限等困境,致使数据作为生产要素的价值未能得到充分释放。截至2025年2月25日,深圳、广州、贵阳、上海、北京五地的数据交易所上架产品总数超12000个,这一数字比2024年年底有所增长。但从交易规模看,截至2024年年底,上述五个数据交易所累计交易金额合计约417亿元,其中,上海和广州数据交易所各自累计交易额仅为40亿元和52亿元。这样的交易规模显然不能支撑起一个交易所的正常运营,更多还是地方政府希望“跑马圈地”,提前在数据资源证券化方面提前“卡位”,在竞争中实现“超车”的战略布局。
从数据资源的情况来看,2024年,全国数据生产量达41.06泽字节(ZB),同比增长25%(2023年为22.44%)。智能家居、智能网联汽车、无人机等智能设备数据增速位居前列。全国数据存储总量为2.09泽字节(ZB),同比增长20.81%(2023年为15%)。存储空间利用率为61%。由此来看,相对应持续快速增长的数据资源而言,目前的数据资产化的程度还非常低,数据资源和数据产品数量明显不匹配。同时,金融数据还是当前市场需求和供给的主要方面,金融机构的场外交易同样是数据交易的主要内容。这方面有着现实的市场需求。而其他方面,包括地方公共数据仍面临一些困难和争议。例如,一些专业人士认为,公共数据本身应为公益性的,将公共数据资产证券化,会给企业和市场主体带来额外的成本;如同当前过高的土地成本影响经济发展一样,公共数据资产入表需要平衡。这其实反映出数据资产入表,还需要很多的障碍和困难需要排除。
目前来看,数据资产入表最大的难题还是数据的确权,很多情况下这需要数据交易所的介入实现,不过一方面这需要多家中介机构的参与,提高了成本;另一方面,诸如成本核算、价值衡量等诸多具体问题仍需要磨合和摸索。这些规则和制度体系建设的问题,可以说使得当前数据资产入表进程受到约束的主要因素,也是市场对此采取谨慎态度的原因。同时,数据资产作为无形资产,与实物资产有着本质的区别,这种可复制性等因素使得价值保障和排他性都面临问题,不仅需要技术上的保障,还需要法律制度的完善。因此,数据资产入表恐怕并非相关主体一厢情愿能够实现的,还需要一个市场培育和各个中介机构参与构建形成市场生态的过程。如该报告强调的,数据资产入表与价值实现生态体系是一个多主体协同、技术驱动、制度保障的复杂系统。数据服务方、中介服务机构、数据交易所、数据需求方、基础设施建设与金融机构共同构成了数据资产入表与价值实现的生态体系。因此,这是一个新的市场体系建立的过程,需要各个方面的磨合和协调。
因此,在安邦智库的研究人员看来,在“稳中求进”的政策基调下,无论是数据资产入表还是数据交易等新经济形态,对此采取谨慎的推进态度是必要的。市场建设和发展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尤其对于地方政府而言,需要避免“盲目建设”带来的泡沫化。(来源:安邦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