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货币政策的“超常规”调整?

来源:财经网 专栏:安邦咨询 2025/05/15

5月7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央行、金监局和证监会联合发布了一揽子金融政策,“支持稳市场稳预期”。在货币政策方面,央行行长潘功胜宣布了一系列宽松政策,包括降准、降息等总量政策和价格政策,以及创立新的结构性工具、增加再贷款规模等结构性增量政策。就此而言,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持续实施,仍体现在总量放松和结构调整两个方面。如安邦智库的研究人员此前谈到的,这种“多管齐下”的方式,仍是相当长时间内央行政策实施的主要思路。

数量方面,央行将自5月15日起降低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预计向市场提供长期流动性约1万亿元。与此同时,对于汽车金融公司和金融租赁公司的存款准备金阶段性地降为零。这也可以被看作当前促进消费的“两新”政策一部分,有利于金融机构支持汽车消费和设备更新,也是宏观政策协调和一致的体现。当然这项政策是阶段性的,同样属于“逆周期调节”的一部分。

价格方面,央行宣布自5月8日下调政策利率0.1个百分点,即公开市场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从目前的1.5%调降至1.4%,预计将带动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同步下行约0.1个百分点。同时,对于一些具体领域,采取更大力度的降息,包括,降低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0.25个百分点,五年期以上首套房利率由2.85%降至2.6%,其他期限的利率同步调整;下调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利率0.25个百分点,包括:各类专项结构性工具利率、支农支小再贷款利率,都从目前的1.75%降至1.5%;抵押补充贷款(PSL)利率从目前的2.25%降至2%。在安邦智库的研究人员看来,一方面,降息除了整体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外,对于房地产市场利率下调幅度更大,体现出对房地产的支持力度持续加大,有利于存量资产的稳定;而PSL利率同步下调,也是对城市更新、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地方政策性保障房和土地储备等政府投资项目起到更多的支持作用。另一方面,一些结构性工具利率采取更大幅度的利率下调,体现了对新兴领域的支持力度增强。就此而言,价格下调既包括稳存量也包括扩增量,体现出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的结合。特别是降准、降息的同步实施,从实施力度和方式上并不常见,反映出“超常规”调整的特点,更加体现了“适度宽松”的整体政策取向。

结构性政策体现出增量扩张。包括:1.增加3000亿元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额度,由目前的5000亿元增加至8000亿元,持续支持“两新”政策实施。2.设立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引导商业银行加大对服务消费与养老的信贷支持。3.增加支农支小再贷款额度3000亿元。这些政策还是配合“两新”“两重”政策,提振服务需求等方面以推动高质量发展。

值得关注的是,当前货币政策明显增强了对资本市场的关注。而且将资本市场波动纳入货币政策考虑之内,也是“稳定股市楼市”的整体政策需要,体现出稳市场、稳预期的考虑。央行和证监会都谈到了中央汇金等“国家队”通过资本市场政策工具在4月份稳定股市方面发挥的作用。未来央行相关方面的动作会更多、更大。此次针对资本市场的结构性政策,一方面提出优化两项支持资本市场的货币政策工具,将5000亿元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和3000亿元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这两个工具的额度合并使用,总额度8000亿元。另一方面,创设科技创新债券风险分担工具,为债券市场的“科技板”作好准备。中国人民银行提供低成本再贷款资金,可购买科技创新债券,并与地方政府、市场化增信机构等合作,通过共同担保等多样化的增信措施,分担债券的部分违约损失风险,为科技创新企业和股权投资机构发行低成本、长期限的科创债券融资提供支持。基于科创领域的高风险,此次央行提出了创设有关CDS工具进行对冲,不仅可以为“科技板”债券市场分散风险,将来也可为民企债券融资提供更多的可能,CDS也是当前欧美债券市场的必备工具之一,央行创立相关工具,可以说是债券市场发展走向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

需要指出的是,此次央行公布的一揽子政策,基本上是在落实4月份政治局会议提出的内容。

在一季度国内经济实现5.4%的超预期增长,实现“开门红”后,央行兑现此前多次提到的“适时降准降息”的政策预期,显然是针对外部冲击加大带来的更大负面影响。目前来看,一方面,外部压力更多体现在市场预期和资产价格波动上,对实体经济的影响还没有真正体现;另一方面,中美关税问题的负面影响并不会短期结束,而是一个持续发酵的过程。因此,当前推出一揽子政策,一是为未来负面压力增大提前作出政策准备;二是更加注重市场预期的稳定,通过稳市场实现稳预期的目的。

随着中美贸易谈判的开启,相关的冲击还会不断地增加或减弱,对于中国的影响仍不容低估。从当前货币政策力度的不断加强可以看到,中国方面的政策应对,除了“对等关税”之外,更重要的还是在“稳内需”上,并通过结构性的调整来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长期目标。未来政策重心仍然在于稳增长。(来源:安邦咨询)

版面编辑:文静
关键字:

声明:财经网专栏文章版权属作者本人或相关权利人所有,文章仅为作者观点,不代表财经网立场。

相关新闻

专栏人物推荐

张礼卿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前院长、国际金融研究中心主任。经济学博士。

屈宏斌

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副理事长

伍戈

经济学博士,研究员。长江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曾长期供职于央行货币政策部门...

机构专栏推荐

北大光华

北京大学于1985年设立经济管理系,1993年经济管理系与管理科学中心合并成立...

星图金融研究院

为政府、企业和第三方提供定制化研究咨询服务,定期发布专题研究报告,着重...

京东数科

京东数科研究院立足于京东集团和京东数字科技平台,致力于宏观经济政策研究...

要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