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彬:4月信贷扰动较多,金融总量有望保持合理增长

来源:财经网 专栏:温彬 2025/05/15

作者:温彬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

——4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同比增长8%,较上月大幅上行1个百分点;M1余额同比增长1.5%,较上月末小幅回落0.1个百分点。

4月M1增速小幅回落,保持相对稳定。一方面,4月为传统税收大月、政府债发行继续加快,财政多收少支对居民、企业存款形成挤出效应,财政存款与一般存款间“跷跷板”显现,影响M1表现。4月财政存款新增3710亿元,同比多增2729亿元,而对公和居民存款累计减少2.7万亿元。同时,理财规模季节性扩容,部分居民存款向表外转移。普益数据显示,4月全市场理财规模31万亿元,较3月增2.1万亿元,高于2021-2024年同期均值1.8万亿元。

另一方面,政府债发行节奏前置,地方化债进程加快,财政资金拨付落地对相关企业活期存款也形成一定支撑。1-4月地方特殊再融资债累计净融资1.5万亿元,地方城投等相关企业账面资金情况修复。尤其是去年同期金融“挤水分”作用下,M1出现超季节性负增长,低基数下增速维持稳定。

低基数效应下,M2增速明显上行。一是去年同期整顿存款“手工补息”,金融数据“挤水分”较为明显,企业活期存款向非银体系转移,当月M2新增-3.6万亿元,同比多减近3万亿元,形成较低的基数效应。二是今年以来,债券市场双向波动,没有出现去年的单边上涨态势,存款也未出现去年的大量“搬家”情况,4月对公和居民存款同比少减超1万亿元,对M2同比增速也形成一种正向上拉作用。

后续看,随着低基数效应的递减,未来M2同比增速会恢复到今年前几个月的正常增长水平。

——4月人民币贷款增加2800亿元,同比少增4500亿元,信贷增速7.2%,环比回落0.2个百分点,4月信贷数据受到短期和中长期多重因素扰动。

4月为传统信贷小月,在一季度信贷投放“靠前发力”后,新增贷款规模环比会出现较明显回落。同时,进入4月,全球经贸摩擦加大,内外部不确定性上升,对市场预期和出口增长形成扰动,外贸企业、产业链上下游及居民相关信用扩张节奏放缓。此外,去年以来,地方化债进程不断加快,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信贷增速表现。从去年四季度到今年4月,累计用于化债的特殊再融资专项债发行约3.6万亿元,对应置换的贷款约有2.1万亿元,还原后4月末人民币贷款增速维持在8%以上,保持较高水平。

而且,需要注意的是,单月数据对信用扩张及需求恢复情况指向性不强。结合当前情况看,伴随5.7三部委一揽子增量政策出台以及5.12中美经贸谈判取得重大进展,后续信用稳定的基础得以夯实。

分部门看,对公仍是信用扩张“压舱石”,票据、中长贷形成主要支撑,零售投放景气度季节性回落。

4月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6100亿元,同比少增2500亿元。其中,短期贷款、中长期贷款、票据融资增量分别为-4800亿元、2500亿元、8341亿元,同比分别变动-700、-1600、-40亿元。

季节性效应和关税扰动下,4月对公短贷回落。关税影响下,4月制造业PMI回落至49.0%,接近去年8月水平,其中出口新订单指数回落4.3个百分点至44.7%,为2023年以来的最低水平。关税政策不确定性下企业资本开支意愿减弱,需求不足的状况在短期有所加剧,拖累企业短贷;此外,3月对公短贷增长较多,也存在跨月后短贷集中到期情况,进而对4月贷款增长形成制约。

票据、中长贷正增形成对公贷款主要支撑。高频数据显示,4月石油沥青、螺纹钢装置开工率、水泥发运率周均值分别为28.2%、41.7%、41.5%,环比3月分别提升1、0.2、5.4pct,基建相关高频数据表现较好,延续3月以来回升态势;叠加制造业投资保持较高增长水平、房地产“白名单”项目贷款拨付加快,均对企业中长期贷款形成支撑。4月票据利率中枢下移,也指向票据需求仍在。

后续看,中美互相大幅下调关税,外贸及相关的制造业活跃度将得到一定程度稳固,叠加降准降息落地,以及三部委政策对于科技创新、支农支小、小微民企、资本市场、房地产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定向支持,对公领域的信贷景气度有望延续。

4月住户贷款减少5216亿元,同比多减50亿元。其中,居民短贷和中长贷分别减少4019、1231亿元,同比分别多减501亿元、少减435亿元。4月消费贷降价促销降温、新房销售边际回落,叠加消费需求仍待继续提振,4月居民端增长放缓。

居民中长贷方面,一季度地产小阳春之后,4月房地产销售增长动能略有放缓;此外考虑到3月部分低价消费贷集中提款,可能对4月按揭早偿形成一定扰动。克而瑞数据显示,百强房企4月销售操盘金额环比下降10.4%,同比下降8.7%。中指研究院数据显示,4月单月,TOP100房企销售额同比下降16.9%,较3月单月降幅有所扩大。但同时,4月重点城市二手房成交量整体延续同比增长态势,一线城市中,深圳、上海、北京、广州分别同比增长37%、30%、17%和13%;二线城市中成都、杭州、南宁成交套数分别同比增长20%、16%、14%。整体来看,楼市交易活跃度较3月有所回落,但新房、二手房成交情况有所分化,重点城市二手房交易形成一定托底,居民中长贷同比少减。

居民短贷方面,4月促消费等稳增长政策延续,汽车销量大幅增长近10%;但4月起商业银行上调信用消费贷产品利率至3%及以上,以减少“内卷”所造成的潜在风险上行。伴随非房消费贷价格战降温,从“以价换量”向“量价均衡”逐步过渡,消费贷投放量亦有所回落。

后续看,我国经济政策的着力点仍在于扩大国内需求,大力提振消费,特别是服务消费的升级扩容。为此,5月7日央行新设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发放对象扩展至26家金融机构,激励引导银行加大对住宿餐饮、文体娱乐、教育等服务消费重点领域和养老产业的金融支持,更好满足群众消费升级的需求。此外,年初两会也为当前促消费做好顶层设计,从供需两端同时发力。需求端关键是解决好就业、收入和社会保障等问题,增强居民消费能力;供给端关键是增加高质量消费品的供给,提升居民消费意愿。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强化财政、货币、产业、就业和社保等政策协同,来共同促进居民端信用长期稳定。

——4月新增社融1.16万亿元,同比大幅多增1.22万亿元,社融增速8.7%,环比提升0.3个百分点。在去年同期社融负增长的背景下,4月社融同比大幅多增,社融增速呈稳步上行态势。

结构上,今年财政支持力度大、发债节奏快,支持扩内需、宽信用,政府债券对社会融资规模形成有力支撑,此外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和企业债券等也形成一定拉动。4月24日财政部启动首期超长期特别国债和5000亿元注资特别国债的发行,加之专项债“自审自发”加速推进,4月政府债净融资9762亿元,同比大幅多增1.07万亿元。

4.25政治局会议要求“加快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超长期特别国债等发行使用”,预计后续政府债的发行仍会保持较快速度,促进拉动需求,提振社会信心,对社会融资规模形成有力支撑。

——从金融数据可以看出,在季节性效应、关税冲击以及债务置换等多因素影响下,4月新增信贷有所回落,但政府债发行等支撑下,社融增速呈稳步走高态势,今年以来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总体不减。

单月数据对信用扩张及需求恢复情况的指向性不强,化债加快下由贷款转变为债券,也不影响金融支持力度。伴随5月国内一揽子稳增长政策出台、中美经贸谈判取得重大进展,以及二季度财政政策进一步加力,后续金融总量有望保持合理增长。

版面编辑:文静
关键字:

声明:财经网专栏文章版权属作者本人或相关权利人所有,文章仅为作者观点,不代表财经网立场。

相关新闻

专栏人物推荐

张礼卿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前院长、国际金融研究中心主任。经济学博士。

屈宏斌

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副理事长

伍戈

经济学博士,研究员。长江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曾长期供职于央行货币政策部门...

机构专栏推荐

北大光华

北京大学于1985年设立经济管理系,1993年经济管理系与管理科学中心合并成立...

星图金融研究院

为政府、企业和第三方提供定制化研究咨询服务,定期发布专题研究报告,着重...

京东数科

京东数科研究院立足于京东集团和京东数字科技平台,致力于宏观经济政策研究...

要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