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股查询:

《慢慢变富2》|股市投资要有“历史观”

来源:财经网 专栏:悦读 2025/04/24

股市投资为什么要有历史观呢?因为只有具备了历史观,再去分析问题、认识问题之时,才会有看问题的纵深度,才会容易把握住一些本质性的、规律性的东西。

这个历史观就是要站在历史的制高点上去看问题。这个“制高点”,夸张一点说,就是站在泰山上看问题都不行,而是要站在珠穆朗玛峰上,如此才会“一览众山小”。

站在历史的“山顶上”看,股市永远是螺旋向上的

股市自诞生以来,是反映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如果拉长到相当长的历史周期来看,人类创造的股市永远是一个螺旋向上的大牛市。

中外股市的发展史就是明证。美国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从1932年的41点,上升到2024年年底的42544.22点,总体趋势就是不断向上攀升,不断创出历史新高。中国股市虽然历史并不长,还算不上完全意义的成熟市场,但是感兴趣的投资者,可以打开上证指数的年K线图,找到一次次的历史低点(1990年的95.79 点、2005年的998.23点、2008年的1664.93点、2013年1849.65点、2018年的2449.20点、2024年的2635.09点),将这些低点以直线相连,可以明显看出,中国股市呈现出螺旋式上升的规律性。

有点投资经历的人都应该记得,许多股评家在我国股市2007年“疯牛”之时就预言说,中国股市万点不是梦。其实站在历史的长河中去看,他们只是着急了点儿。随着中国未来的强势崛起,中国股市将来何止万点呢?当然,到达的具体年份、具体时间我们不好确定。

所以说,站在历史的“山顶上”去看问题,股市根本就没有所谓的牛熊市,只是有时它跌得深一些,有时它涨得高一些,但总体而言其趋势是螺旋向上的。在股市里投资,首先要有这么一个大的历史观。

站在历史的“半山腰”上看,股市会经历牛熊转换

在人类创造的市场经济中,至今还没有好的办法克服经济发展的周期性波动问题。尽管我们想了种种办法,尽量去“调控”这种交替规律,或许在一定程度上会缓解、会延缓这种周期性波动,但还是没有办法从根本上去改变。股市归根到底是实体经济的反映,或者说它就是放大了的实体经济,在一定时期内它也总是在所谓的牛市和熊市之间交替进行的,或者出现所谓的结构性牛市和结构性熊市。

人们常说,股市中的人们总是反复患上贪婪与恐惧的传染病,但实体经济中的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远的不说,近几年,见国内光伏赚钱,于是很多企业一哄而上,结果造成产能过剩;见白酒赚钱,于是很多产业资本纷纷进入,结果陷入亏损的无底洞;见房地产赚钱,于是各方涌入,后来国家出台调控措施,不少房地产企业资金链条断掉,甚至“跑路”。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从人性的角度来分析,实体经济中的人们与股市中的人们是相同的。当某个行业赚钱效应明显时,实体经济同样会不断扩大再生产,最终的结果往往是产能过剩,进而造成经济在繁荣与衰退之间的周期性波动,反映到股市上就有所谓的牛熊市。

股市与经济的关系

还是站在历史的“山顶上”去看,经济与股市的发展趋势永远是趋向一致的,即股市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而且这种周期拉得越长,其走向越会无限趋向一致。

前文提到,美国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从1932年的41点,上升到2024年年底的42544.22点,92年的年复合上涨幅度是多少呢?答案是7.84%。那些梦想着年复合收益率达到百分之三四十,甚至想年复合收益率更高的投资者,看到这个结果是不是很沮丧?但根本规律就是这样,因为它毕竟是美国经济发展的最终反映。

中国股市已有三十多年历史,再过二三十年,甚至百年、千年,也不会逃脱这个规律的制约。提起中国股市,人们多喜欢拿上证指数说事儿,但由于历史编制的原因,上证指数是严重失真的,一是金融与石化两个板块占比太大,它们中的大盘股上涨或下跌可以左右指数;二是并不具有全面代表性,深证主板、中小板、创业板等并不包括在内;三是历年的分红并不做调整,按自然下跌计算。相比较之下,深证成指比上证指数更具代表性。

1991年4月3日,深证成指的开盘点数为988.05点,至2024年年底10414.61点,33年年复合上涨幅度为7.4%。再看沪深300这个基准指数,2005年1月4日开盘点数为994.76点,至2024年年底3934.91点,19年年复合上涨幅度为7.51%。无论是深证成指,还是沪深300基准指数,并不像人们想象中的那样差。不要小瞧了这个年复合上涨7%左右,几十年过去,依靠复利的增长,也会有可观的财富。只要我们年轻时投入一笔钱,活得足够长寿,有持久的耐力。可惜大多数人认识不到这个“规律”,或者即便是认识了,也坚持不了这么久(实则是假认知)!

但是从历史的“半山腰”上看,或者从股市的某一阶段看呢?实体经济的发展未必与股市的走向完全趋向一致,也就是说,股市在某一阶段未必是经济的晴雨表。比如,在经济低迷期,也未必没有牛市,而在经济繁荣期,也未必没有熊市。

在股市中待久的人会发现,决定股市在某一阶段走牛或走熊的因素有很多,对此,经济学家、股评家也争论不休,表达出各种令人眼花缭乱的观点,但其中关键的因素还是供需关系,简而言之,就是影响股市在某一阶段走牛或走熊的因素只有两个,即钱与情绪。钱多了,股市自然就上涨;有赚钱效应了,就能吸引更多的人进来;相反,钱少了,股市自然就下跌,而股市下跌,许多人就被吓跑了,造成股市上的钱更少,于是股市就会跌更深。

但是,“反者道之动”,这种供需关系总会有一个平衡点,一旦打破这个平衡点,它就会走向它的反面。所以,影响股市阶段性牛熊的关键因素就在于“钱”的供需,同时,人们的情绪与心理又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

但是,这个阶段究竟有多长,是一两年,还是三五年,其间又如何曲折反复呢?这又是我们不好判断的。

投资者如何面对阶段性的牛熊市

多年来,我在股市上创作出一段“名言”,而且这段名言快让我重复一万遍了,但也正是这段名言,我才能安然在股市度过20多年的春夏与秋冬,这就是:

与其预测风雨,不如打造挪亚方舟;

与其猜测牛熊,不如见便宜了便买入、分段买入,并以年为时间单位长期持有;

投资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定要放在低估或价格合理的优秀或伟大企业身上,切不可寄托于牛市大潮的全部上涨之上。

说到这里,可能投资者会有疑问:你既然能够如此清晰地分析、论证牛熊,那是不是可以牛市前进入、熊市前卖出呢?

回答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因为我们做不到那么聪明,且不要说普通投资者,就是那些世界级的投资大师也是做不到这般聪明的。

尽管我们有着上面的“理论指导”,但是实际上阶段性牛熊市的时间究竟有多长,何时出现转换,在事前是难以清晰判断的,或者说只有它走出来,我们才更容易看清楚。

但是,如果我们有一个大的历史观,我们遇到的将永远是螺旋向上的大牛市,随着中国的发展,中国股市一些优秀的上市公司必将给其长期投资者带来丰厚的回报。我们只要选对了优秀的投资标的,是可以不论阶段性的牛熊如何转换,坚定地以年为时间单位长期持有的。中国股市不长的发展史,已经证明了这种穿越牛熊的长期投资的可行性。

当然,我们说对阶段性牛熊市不好判断,并不等于我们无法感知、无法应对,对有的投资标的,我们完全可以不论牛熊,淡定持有;对有的投资标的,也可以根据市场的估值变化、情绪变化,采取适度灵活的持有或卖出策略,正所谓因股施策。这个方面的话题,后文再谈。(来源:中信出版社 作者:张居营

1

定价:79.00元 

ISBN:978-7-5217-7442-9 

中信出版集团 

2025年4月

内容简介

与其预测风雨,不如打造挪亚方舟。

教你搭建适用于自己的A股价值投资体系。

资本永不眠,人性永不变。投资是选择的艺术,方向比勤奋重要。在“七亏两平一赚”的市场中,慢即是快,慢慢变富才是股市长赢之道。

价值投资大V“闲来一坐s话投资”基于A股20余年实战经历,带领普通投资者从理念与概念的基础层面,到选股与持股的方法层面,再到管理投资组合的运筹层面,逐步搭建自己的投资体系。

作者提出

投资的三个思维:现金思维、股价思维、股权思维。

买股票就是买公司,培养股权思维,当一名好股收藏家。

从人的“六感”选赛道:白酒、白色家电、美容、养生、医药。选择赛道是战略性问题,选择个股是战术性问题。

选股的“五性”标准:长寿性、稳定性、盈利性、成长性,以及管理层有德性。优秀的投资标的不多,一旦抓住,就长期持有。

用“确定性+弹性”组合应对市场波动:保持投资组合的多元化,在适度分散上集中。捆绑优质股权,做自己投资组合的董事长。

熊市赚股、牛市赚钱。牢记投资八字诀:选对、拿住,收息、攒股。跟随这本书,聪明投资、快乐投资,日富一日。

作者简介

本名张居营,1965年2月出生,独立投资人。

网名为“闲来一坐s话投资”,雪球、新浪微博大V,被粉丝亲切地称为“闲大”。2017年、2018年、2021年被评为“雪球年度影响力用户”。

2000年5月进入股市,在开始的几年走过投资的弯路,转型价值投资之后,逐步探索出适合业余投资者、个人投资者的投资体系,进而让投资走上坦途,多年来取得了持续稳定的投资收益,个人家庭基本达到财务自由的状态。

多年来,热衷于投资分享,通过雪球、新浪微博、个人微信公众号,持续输出投资文章,并辅以公开的实盘账户,传播价值投资理念和实操方法,受到广大粉丝的认可。

2015年11月,出版电子书《给业余投资者的10条军规》。2019年5月,出版纸质书《慢慢变富》。

目录

第一章 理念篇

股市投资要有“历史观”

尝试做一次英明的决策

道正,就不怕路远

错失,是一种更大的机会成本

要善于将自己的投资理论化

为什么价值投资总是被嘲笑

给新入市股民的“冷建议”

股票投资究竟是赚谁的钱

何来第一桶金

完全看走眼的可能性有多大

投资中的三个思维

投资中有哪些风险

不妨给孩子建立投资账户

相信的力量

第二章 选择(估值)篇

白酒赛道——我们喝的并不仅仅是酒

家电赛道——空间舒适,人类永恒的需求

美容赛道——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养生赛道——谁也不愿意快速老去

医药赛道——逃避不了的不情愿消费

扭住投资的根本逻辑

逃脱不掉的“周期”

段永平的“不为清单”

研究企业的着眼点和落脚点究竟放在哪儿

怎样理解企业的自由现金流

市场先生的“能见度”有多远

市场逻辑的指导作用

估值上的因股施策

谈谈“透支一年买入法”

说一说“毛估估”和“目测”

关于估值计算的思考

内在价值的概念

第三章 持有篇

我的一点熊市经验

投资中的危机管理

投资组合管理的艺术

股市里流传的最大“谬种”

不做“年度价投”“季度价投”

如何正确评估投资业绩

论分红的重要性

投资的“八字诀”

可口可乐小镇的启示

做一名好股收藏家

牛市亢奋状态下的策略应对

第四章 修养篇

作为人,何谓正确

投资要学辩证法

心流的体验

巴菲特的管理艺术

对全局和未来的掌控感

谈谈快乐投资

第五章 悟道篇

从技术分析到价值投资的觉醒

投资、收获、分享

守正笃实久久为功,真诚善良事事顺遂

风狂雨骤时立得定,才是脚跟

知行合一地慢慢变富

送给后辈的“财商”礼物 

版面编辑:文静
关键字:

声明:财经网专栏文章版权属作者本人或相关权利人所有,文章仅为作者观点,不代表财经网立场。

相关新闻

专栏人物推荐

张礼卿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前院长、国际金融研究中心主任。经济学博士。

屈宏斌

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副理事长

伍戈

经济学博士,研究员。长江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曾长期供职于央行货币政策部门...

机构专栏推荐

北大光华

北京大学于1985年设立经济管理系,1993年经济管理系与管理科学中心合并成立...

星图金融研究院

为政府、企业和第三方提供定制化研究咨询服务,定期发布专题研究报告,着重...

京东数科

京东数科研究院立足于京东集团和京东数字科技平台,致力于宏观经济政策研究...

要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