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岁末年初的时候,银行业各种揽存已经成为了常态,特别是最近几年,商业银行经营压力日渐增长,在这样的情况下想方设法去揽存已经成为了银行业普遍的做法,就在最近银行抢夺压岁钱的消息传来,让人不禁想问儿童都要成了银行的新目标了吗?
一、多家银行“抢夺”压岁钱?
据红星新闻的报道,年刚过完,多家银行“盯上”儿童压岁钱,推出儿童存折、儿童借记卡等产品。这些儿童存折大多设计得活泼可爱,甚至绑定“成长记录”概念,不少家长为之动心。
红星资本局采访了解到,目前,大部分银行的儿童存折起存金额较低,存50元即可开户,存款利率大多与普通定存利率无异,也有高于普通定存利率的情况存在。
红星资本局注意到,目前已有多家银行推出了针对16周岁以下儿童及青少年的专属存折,包括东阳农商银行、嘉善农商银行、金乡农商银行、颍淮农商银行、文成农商银行、镇江农商银行、台州银行、鹿城农商银行等。
在设计上,大多数儿童存折采用鲜艳的颜色,上面印着趣味图案、动漫角色等,有的银行联名愤怒的小鸟、宝可梦、航海王等热门IP,还有银行提供卡面定制服务,直接将存折封面替换为儿童照片。另外,一些银行推出的十二星座存折、十二生肖存折也颇受欢迎。
红星资本局注意到,因存折会用文字印上交易记录,多家银行将儿童存折与“成长记录”概念绑定,从而吸引家长。例如,颍淮农商银行就在儿童存折上印着“让关爱笔笔记录,让幸福代代传承”的标语,台州银行的儿童存折还可以在每次交易记录上备注五个字的个性留言,如“第一颗牙掉”“漂亮妈妈存”“数学竞赛奖”“2周岁快乐”等。
二、少年儿童成了银行新目标?
近来,一个令人关注的现象是,儿童压岁钱成为了银行争夺的焦点。不少银行推出了针对儿童的专属金融产品和服务,试图通过吸引儿童压岁钱存款来增加资金来源,这件事我们到底该怎么看?
首先,银行在年底年初面临着巨大的揽储压力,这已然成为一种常态。对于银行业来说,储蓄存款是其重要的资金来源,充足的存款能够为银行开展各类业务提供坚实的基础。在这个特定时期,揽储的重要性更为凸显。
一方面,年末年初是各类经济活动的高峰期,企业和个人的资金需求旺盛,银行需要有足够的资金来满足信贷投放等业务需求。另一方面,监管部门对银行的考核指标中有关于存款规模和稳定性的要求,为了达到监管标准,提升自身的经营指标和竞争力,银行必须全力以赴地吸收存款。而中小银行在这一过程中,需求显得尤为迫切。与大型国有银行相比,中小银行在品牌影响力、客户资源、网点布局等方面往往处于劣势。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寻找新的存款增长点对于中小银行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
其次,近年来,尽管整体经济形势下大多数人秉持相对谨慎的态度,但压岁钱这一传统习俗依然保持着较高的金额水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压岁钱承载着长辈对晚辈的关爱和祝福,是春节期间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压岁钱的金额也水涨船高。如今,给孩子几百元甚至上千元的压岁钱已成为普遍现象,一些家庭条件较好或者家族庞大的孩子,一个春节收到上万元压岁钱也并不稀奇。
从资金流动的角度来看,这些压岁钱在短期内形成了一笔可观的资金池。对于银行而言,这无疑是一块极具吸引力的“蛋糕”。在当前市场环境下,其他传统的存款增长渠道面临一定压力,而压岁钱的集中流入为银行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机遇。银行通过推出各种针对儿童和压岁钱的特色服务和产品,能够有效地将这部分资金吸纳到自己的体系中,转化为稳定的存款。
第三,银行“抢夺”压岁钱这一现象,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也为儿童财商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将压岁钱存入银行,是对孩子进行财商教育的一种有效手段。
在现代社会,财商已经成为人们综合素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让孩子从小接触理财知识,培养正确的金钱观念和理财习惯,对于他们未来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将压岁钱存入银行,孩子们可以直观地了解储蓄的概念,明白把钱存入银行不仅可以安全保管,还能获得一定的利息收益。
同时,银行的一些理财产品或储蓄计划还可以引导孩子学会规划和管理自己的财富。例如,让孩子根据自己的压岁钱金额和未来的需求,制定合理的储蓄目标和消费计划。在这个过程中,孩子能够逐渐学会如何合理支配金钱,区分必要消费和非必要消费,培养节约意识和理性消费观念。
第四,每个阶段都有其特殊的市场情况和社会需求。在当前阶段,儿童成为银行的新目标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儿童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其中也包括财商教育。银行敏锐地捕捉到这一社会需求,将儿童作为目标客户群体,既是对市场变化的适应,也是对自身业务拓展的创新。(来源:江瀚视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