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股查询:

央行调整M1统计口径的前因后果

来源:财经网 专栏:安邦咨询 2024/12/20

12月2日晚,央行表示,从2025年1月起修订M1统计口径。修订后的M1将在目前M1(即流通中货币M0+单位活期存款)的基础上,将个人活期存款与非银行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也纳入统计范围。同时,央行表示将在适当的时候进行回溯,公布2024年1月份以来修订后的M1余额和增长速度数据,以便相关数据的分析和研究。

对于修订的原因,央行称,个人活期存款和非银行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目前包含在M2中,尚未包含在M1中。一是关于个人活期存款,在创设M1时,我国还没有个人银行卡,更无移动支付体系,个人活期存款无法用于即时转账支付,因此未包含在M1中。而随着支付手段的快速发展,目前个人活期存款已具备转账支付功能,无需取现可随时用于支付,与单位活期存款流动性相同,应将其计入M1。二是关于非银行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可以直接用于支付或交易,具有较强的流动性,也应纳入M1。从国际上看,主要经济体M1统计口径大都包含个人活期性质的存款及其他高流动性的支付工具。

实际上,此前央行也曾经对M1统计口径调整提前进行过“吹风”。今年6月份的陆家嘴论坛上,央行行长潘功胜在谈到货币政策框架调整时,提到要研究M1统计口径的调整问题。11月,央行在《2024年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专栏中就曾表示正在研究货币供应量M1的统计修订问题。央行也表示,近年来,我国金融市场和金融创新迅速发展,金融工具的流动性发生了重大变化,符合货币供应量特别是M1统计定义的金融产品范畴发生了演变,需要考虑对货币供应量的统计口径进行动态完善。当然,在此之前,如央行谈到的,对包括M2在内的其他货币数据统计的口径也有过修订,这种修订属于较为正常的统计口径调整。

此前有券商的研报曾比较美国、欧元区和日本等海外经济体,与中国M1的统计口径的差异。就未调整的当前口径来看,中国M1不包括居民活期存款,而美国、欧洲、日本、印度、加拿大和韩国等其他国家M1中均包括居民活期存款;其次,中国M1不包括财政活期存款,而美国和日本M1都将地方政府活期存款统计在内,欧元区M1则包括中央和地方政府活期存款;最后,中国M1中没有统计非银金融机构活期存款,而美国和欧元区M1中均包括非银金融机构活期存款。此次调整之后,中国的M1口径,仍未纳入财政存款和非银金融机构活期存款。因此,随着中国直接融资市场的不断扩大和财政支持经济力度的不断增加,相应的调整恐怕仍会进行。

就此而言,一方面,修订后的M1是在原有的M1基础上进行了扩张;另一方面,修订后的M1的覆盖范围更大,对经济活动的关联也会更为紧密。这种变化实际上符合现在央行货币政策对经济和金融活动“全面”覆盖的政策框架调整的趋势。

这同样意味着,未来货币政策调控的难度增加。其会进一步减弱总量型政策的效果,推动央行货币政策重点向利率工具的“质变”方向转型。(来源:安邦咨询)

版面编辑:文静
关键字:

声明:财经网专栏文章版权属作者本人或相关权利人所有,文章仅为作者观点,不代表财经网立场。

相关新闻

专栏人物推荐

张礼卿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前院长、国际金融研究中心主任。经济学博士。

屈宏斌

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副理事长

伍戈

经济学博士,研究员。长江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曾长期供职于央行货币政策部门...

机构专栏推荐

北大光华

北京大学于1985年设立经济管理系,1993年经济管理系与管理科学中心合并成立...

星图金融研究院

为政府、企业和第三方提供定制化研究咨询服务,定期发布专题研究报告,着重...

京东数科

京东数科研究院立足于京东集团和京东数字科技平台,致力于宏观经济政策研究...

要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