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股查询:

养老金融最大的挑战是如何为老年人赚钱

来源:财经网 专栏:安邦咨询 2024/07/19

目前,中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近3亿,专家预计这一数字在2035年前后将突破4亿。随着中国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速,越来越多的经济、金融活动不可避免地涉及到老龄群体,推动了银发经济和养老金融等领域的发展。有数据显示,中国银发经济规模目前在7万亿元左右,到2035年有望达到30万亿元左右。由此可见,银发经济不仅是应对老龄化必不可少的经济活动,也对未来的经济增长带来巨大的潜力。

去年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把养老金融列为金融高质量发展需要做好的“五篇大文章”之一,在今年1月,中央以“一号文件”的形式,对银发经济进行了顶层设计。其中也再次强调了养老金融作为银发经济的一部分和推动力的作用。在银发经济逐渐成熟的过程中,养老金融不仅是市场发展的一部分,也日益成为政策的风口。

一般而言,养老金融与国家的养老金制度有着密切联系,注定其不是一个完全市场化的领域。其既包括养老金制度下,运用金融工具实现养老金保值增值以及在时间、空间上实现养老金最优化配置的金融活动,还包括运用养老金制度之外的资金,比如银行资金、保险资金、个人委托金融机构进行养老财富管理的资金,发展养老产业的金融活动。前者也被称作“养老金金融”,后者则被称为“养老产业金融”。养老金融业包含了保险、银行、资产管理等多方面的金融服务和金融业态。

对于老龄化进程和银发经济的现实情况,安邦智库首席研究员陈功认为,最最关键的问题,就是要“管起来”。要以政策为主导管起来,政府要履行管理责任,这也是政府履行社会责任的一部分。对于养老金融其实也是如此。一是中国养老体系可能也是一个低水平的供给,具有普惠性的政策导向,二是社会养老需求需要养老金融扮演支持性的角色。因此,养老金融的特点,可以说是兼具了营利性和普惠性,其不仅在于推动银发经济和金融高质量发展的需要,还在于国家的长治久安、社会稳定,以及居民生活水平和社会保障能力的提升,是一个全生命周期的长期金融业务的特征。

虽然目前国内养老体系已经基本形成了“三支柱体系”,但起到决定作用的还是基本养老保险。中国农业银行发布的报告显示,2022年,我国“三支柱”总资产约为15.54万亿元,其中,第一支柱达到较高水平。截至2022年末,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总资产达到9.87万亿元(含社会保障基金),占养老总资产比例超过60%;覆盖人口10.66亿人,参保率超过90%。第二支柱取得一定发展。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资产规模合计4.98万亿元,占养老总资产比例超过30%。其中,职业年金参保人数超过4300万人,占参保基本养老保险的机关事业单位人员比例超过80%;企业年金共有12.8万户企业、3010万人参加。第三支柱初步建立。个人养老金制度于2022年建立,截至2023年末,总资产仅有数千亿元,占养老资产比例不足5%;开户人数约5000万人,占参保基本养老保险人数的4.7%。比较而言,一方面,“三支柱”规模仍不足,占GDP比例为12.82%,远低于美国(136.13%)和日本(78.99%)。另一方面,“三支柱”中第一支柱一枝独秀,第二支柱覆盖面较小、第三支柱缴存不足。这种情况其实和国内的财富分布情况类似,绝大部分人的养老仍需要靠社会基本养老保险支撑,满足基本的需求,而更高层次的需求,则面临较大的困难。当然,包括银行、基金等机构也希望通过养老储蓄、财富管理等自身优势业务,实现多渠道的养老资金的筹集,但规模仍然较小,仍处于试水阶段,难以为整体的养老体系提供足够的资金。

在养老资金受限的情况下,近年来,一些地方尝试“以房养老”、“康养结合”等多种养老方式。无论是重资产的养老地产,还是轻资产的康养服务,目前来看都面向中高收入群体的养老需求。虽然从规模上来看,需求仍然旺盛,但整体受到收入限制,占比不高,也难以成为主要的养老模式。目前,占据主流的仍然是“居家养老”的模式。在养老金缴纳有限的情况下,养老金融能否提供更多支持也是一个难题,毕竟这些需求更多是保障性的,整体的收入有限,也就难以加杠杆。另外,前几年一些机构曾尝试“以房养老”,但一方面相关的业务缺乏法律层面的保障和约束;另一方面,相关的“反担保”模式,容易被不法分子利用,成为诈骗老年人财物的手段。因而,“以房养老”的推动仍缺乏必要的社会基础。

从这些尝试来看,养老金融需要在盈利和普惠之间进行平衡。有分析人士称,“包括养老金融在内的老龄产业不能简单理解为‘赚老年人的钱’。”这样一来,养老金融同样需要“有立有破”。从当前的情况来看,对于养老产业而言,和一般的融资需求并没有太多不同。融资方只是在产业培育不同阶段的微观操作上需要进行调整,而养老金融最大的困难还是在于资金端。

除了收入不足导致养老金缴费不足,国内资管行业的短板也制约着养老财富的积累。近期,安邦智库的信息跟踪显示,2022年开始设立的一些个人养老金的FOF基金产品,近期出现大量清盘的现象。其主要原因是基金收益不理想,使得相应基金难以销售或被大量赎回。同时,国内寿险公司的投资机构中,有相当一部分“康养”、“养老地产”等投资,仍陷在房地产的泥潭中。大量的公募基金和银行理财子公司,实际上都难以满足养老保险投资的稳定收益要求。因此,在安邦智库的研究人员看来,既然向“三支柱”缴纳养老保险,需要随着收入提高和经济增长才能逐渐实现,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那么,除了养老资金的积累之外,当前养老金融最关键的问题,其实在于提高寿险领域的投资能力,解决投资收益不稳定的问题。否则,不仅当前的养老基金会面临投资损失,也会影响未来养老金的积累和缴纳。

换句话说,能否给老人持续挣钱,是当前养老金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这样既给老龄人口带来些许保障,也鼓励更多的劳动人口积累养老资金。只是如何“挣钱”的问题,并非养老金融自身能够解决的,还需要金融领域、经济领域的系统性改革。(来源:安邦咨询)

版面编辑:文静
关键字:

声明:财经网专栏文章版权属作者本人或相关权利人所有,文章仅为作者观点,不代表财经网立场。

相关新闻

专栏人物推荐

张礼卿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前院长、国际金融研究中心主任。经济学博士。

屈宏斌

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副理事长

伍戈

经济学博士,研究员。长江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曾长期供职于央行货币政策部门...

机构专栏推荐

北大光华

北京大学于1985年设立经济管理系,1993年经济管理系与管理科学中心合并成立...

星图金融研究院

为政府、企业和第三方提供定制化研究咨询服务,定期发布专题研究报告,着重...

京东数科

京东数科研究院立足于京东集团和京东数字科技平台,致力于宏观经济政策研究...

要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