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时期以来,随着美国通胀持续维持粘性,美联储降息的预期也不断延后。资本市场相应的调整,引发了美元不断走强,也带动亚洲地区货币的不断贬值,引来一些国家央行纷纷干预、G7国家也发布声明希望维持稳定,使得市场暂时趋于平稳,但中东冲突的持续加剧在上周再次打击了外汇市场,拖累了亚洲货币的下滑。
据媒体报道,上周(4月15日-4月19日)印度卢比距离历史低点仅一步之遥,而印尼盾兑美元汇率则触及四年来的新低。同时,印尼央行继续加大干预力度,以支撑印尼盾,并敦促政府支持的企业避免大举购买美元。与此同时,越南国家银行副行长表示,“即使在今天,如果有必要”,它也准备好干预外汇市场。另外,日元、韩元仍然维持在历史低位,韩国央行多次表示将对外汇市场的过度波动做出反应。
很多市场人士担心,这种情况持续下去会再次引发新一轮的“亚洲金融危机”,国内更担心人民币会受到冲击和影响,担心中国金融系统的稳定。不过,从人民币的表现来看,并没有受到太多的冲击。代表国际投资者需求的离岸人民币本周略有上涨,在岸人民币降幅并不明显,本周仅下跌0.04%。这一波动和包括日元在内的其他亚洲货币而言,保持了相对的稳定。此前,安邦智库的研究人员其实注意到,人民币汇率的一些季节性变化,在年初到年中一般会有所贬值,而在年末和年初则表现略显强势。国家外汇管理局的负责人曾解释,认为这和贸易周期对美元的需求相关。目前来看,人民币汇率的波动仍然没有脱离这种周期性变化的影响,并没有像其他货币那样有趋势性的变化。
同时,如果考虑其他主要货币,3月11日至4月18日期间,日元对美元汇率下跌5.15%、英镑对美元汇率下跌3.23%、欧元对美元汇率下跌2.7%、澳元对美元汇率下跌3.08%。相对而言,反映国际投资者预期的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下跌0.68%,其间最低下探至7.2831。尽管人民币兑美元持续下行,但人民币相对其他主要货币,还有所升值。这其实体现了人民币汇率具有很强的韧性。
其实,如安邦智库的研究人员此前所言,汇率更体现了各国经济基础的变化。中国经济的韧性正是人民币汇率的强大韧性所在。一季度,中国经济取得了5.3%的增长,对外贸易也在逐渐恢复之中。这种情况下,虽然美元表现强势,使得人民币表现偏弱,但这种“渐进式”的贬值,还是体现了两种货币背后的经济“内力”,并不会对中国经济和金融市场带来动荡和冲击。
同时,虽然中国的宏观杠杆率近年来持续走高,但中国的债务主要是内部债务,以美元计价的外部债务有限。资本市场在“互联互通”机制下,虽然出现了一些净流出的情况,但一方面外部资本整体比重有限,另一方面,中国对于资本流动仍然有较严格的限制。这些因素使得市场缺乏诱发人民币大幅贬值的先决条件。考虑到中国持有的天量外汇储备,也使得很多对人民币的投机交易望而却步。
另外,安邦智库的研究人员此前曾多次谈到地缘货币发展趋势的影响。在中国企业对外投资和贸易中,特别是在周边地区,人民币的使用也越来越多,越来越频繁,可以一定程度上对冲美元波动带来的风险。这也使得周边地区的外汇风险,更难传导到中国。而中国货币稳定和经济稳定,对于周边地区的影响也在加强,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美元带给这些地区的压力。
目前来看,由于美国的经济实力和美元在国际支付中的主导地位,任何货币其实都难以和美元竞争。美联储的决策对于美元和人民币等其他货币都具有重要的影响。这种情况下,人民币也需要顺势而为,外汇政策的要点不再为维持汇率不变,而在于避免汇率“超调”。如外管局局长朱鹤新所言,“坚决对顺周期行为予以纠偏,防止市场形成单边预期并自我强化,坚决防范汇率超调风险,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人民银行、外汇局将以我为主,兼顾内外均衡。坚持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既注重发挥市场在汇率形成中的决定性作用,也会继续综合施策、稳定预期,高度关注外汇市场形势变化。”
短期来看,日本央行行长植田和男表示,日本货币政策将在一段时间内保持宽松。这意味着日元继续贬值的趋势仍难以扭转。因此,以日元为主的这一轮亚洲国家货币贬值仍然会持续一段时间。人民币在这个过程中也不会幸免。不过,由于目前亚洲国家普遍具有相当的外汇储备,仍具有一定抵御汇率贬值的能力。而且其他国家货币的波动对于人民币而言影响并不大。因此,出现1997年那样规模的金融危机的可能性并不大。而中长期来看,人民币汇率趋势仍然取决于中国国内经济是否能够稳定增长,以及美联储货币政策何时开始降息周期。
最终分析结论:近期,在美元走强、地缘风险加剧的背景之下,亚洲国家货币不断贬值。在这个过程中,人民币汇率表现相对稳定。这其实取决于中国经济基本面的好转和地缘货币环境的变化。当然,考虑到美元的强势地位,人民币汇率政策仍需要顺势而为,不能过于僵化。其重点仍需要解决国内经济增长潜力的基本面问题。(来源:安邦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