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股查询:

全球强震增多的趋势值得重视

来源:财经网 专栏:安邦咨询 2024/04/12

近日,全球连续发生较大型的地震。4月3日7时58分,中国台湾地区花莲县东部海域发生里氏7.3级地震,震源深度12千米。美国时间4月5日10时23分,美国东海岸发生4.8级地震,震中距离纽约市大约60公里,震源深度约5公里。虽然此次地震震级不大,但在很少发生大型地震的纽约地区,这是140年来最强烈的地震。在日本,当地时间4月2日在本州东岸发生6.1级左右的地震;4月4日,本州东岸远海发生6.2级地震;4月6日,在日本本州东岸远海发生5.3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

如果把时间拉长、范围扩大,会发现近一两年全球发生的大型地震有增多趋势。2024年1月1日,日本能登半岛发生大规模地震,震级最强达7.6级;1月3日,阿根廷发生5.5级地震;1月4日,斐济群岛发生5.7级地震。

中国地震台网发布的统计显示,2023年全球共发生6级以上地震129次,其中7级以上地震19次,最大为2月6日土耳其两次7.8级地震。从7级以上地震来看,与1900年以来年均频次18次基本持平,显著高于2022年7级以上地震发生7次的活动水平,全球7级以上大震活动呈现出由弱转强的明显特征。据不完全统计,仅2023年12月短短一个月,全球就发生了至少12次6级以上地震。

从地震的时间与空间分布来看,环太平洋沿岸地带和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仍是全球地震高发区,目前,全球90%以上的地震依然发生在这一地震带。据中国地震台网统计,2023年95%的全球7级以上地震发生在欧亚地震带和澳大利亚板块东北边界。其中欧亚地震带发生7级以上地震7次,澳大利亚板块东北边界发生7级以上地震11次。2023年1月至6月,全球发生7级以上地震14次,占全年总地震数的73.7%,呈现地震活动空间和时间分布相对集中的特点。

作为地质活动,地震是一类频繁发生的地质现象,其发生和发展的规律性似乎很难被准确把握和界定。一个突出表现就是,国内对地震是否“可预测”存在很大的争议。从安邦智库研究人员并不完整的了解来看,国内地震界的主流意见地震不可预测。因此,自上个世纪国内准确预报海城大地震后,此后国内地震界似乎都不敢再做地震预报了,也不敢为地震预报及相关研究而担责了。

不过,地震准确预报的复杂性并不意味着人类对其规律不作探索和研究,更不意味着完全放弃对地震预报的努力。从近两年全球大型地震由弱转强的态势来看,人们可能需要对较强地震增多的趋势保持重视和警惕。有地震界专业人士认为,从统计资料看,地震的活跃期通常为10年到20年左右。在全球范围内对比来看,未必已经进入到活跃期,但中国的地震活跃期尚未结束。还有专家表示,2008年汶川大地震之后,中国大陆已近15年没有发生7级以上的大地震。从地震的周期性分析,中国面临的地震形势并不轻松,需要对大型地震增多的趋势提高关注度,加强研究,并努力在地震预报方面加强探索性的研究。

过去几十年全球化不断向深度发展,自由贸易和供应链的完善,使得制造业投资和服务业投资得以在全球范围布局,形成了过去经典的全球化格局。如果今后全球大型地震有增多趋势,将会对跨国企业的产业投资和布局选择造成一定影响。比如,今后的一些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的重资产投资,可能需要更多考虑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影响。类似的投资布局,可能会更多考虑避开地震活动高发区。虽然大型地震只是一种极小概率的自然灾害现象,但对于部分投资巨大的关键产业来说,仍然是一种需要尽量主动规避的投资布局风险。

最终分析结论:从统计数据来看,全球大型地震呈现出由弱转强的明显特征。对于大型地震增多的趋势,相关国家需要引起重视。对于投资额巨大的部分关键产业来说,需要更多考虑地震这种破坏性天灾带来的风险。(来源:安邦咨询)

版面编辑:文静
关键字:

声明:财经网专栏文章版权属作者本人或相关权利人所有,文章仅为作者观点,不代表财经网立场。

相关新闻

专栏人物推荐

张礼卿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前院长、国际金融研究中心主任。经济学博士。

屈宏斌

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副理事长

伍戈

经济学博士,研究员。长江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曾长期供职于央行货币政策部门...

机构专栏推荐

北大光华

北京大学于1985年设立经济管理系,1993年经济管理系与管理科学中心合并成立...

星图金融研究院

为政府、企业和第三方提供定制化研究咨询服务,定期发布专题研究报告,着重...

京东数科

京东数科研究院立足于京东集团和京东数字科技平台,致力于宏观经济政策研究...

要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