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遥:高质量对外开放——如何以进促稳?

来源:财经网 专栏:北大光华 2024/03/14

作者:唐遥 光华管理学院应用经济系副教授

“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这是2023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以及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经济工作总基调。在对外开放方面,笔者认为两个进的重要方向是主动推进中间品出口以及对外直接投资,目的是在“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下实现两个稳:一是稳出口总量,二是稳制造业在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基石地位。

在外贸和外资方面,尽管1、2月的出口超预期,但中国在2024年乃至明年,面临更为严峻复杂的国际经济局势,稳外贸、稳外资难度不小。

原因之一是贸易保护主义持续抬头。2023年中国的出口结构出现显著优化,我国在新能源相关产业以及汽车等产业累积的优势促进了“新三样”产品(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组件)以及燃油汽车等产品的出口迅速增长。面对中国企业的产能和性价比优势,发达国家以及部分重要的新兴市场国家已经或者即将增加贸易壁垒。

原因之二是全球需求疲弱。2018年以来不断加剧的经贸摩擦降低了经济效率,限制了增长,俄乌冲突、巴以冲突、红海对峙等进一步破坏了贸易的便利程度,而美国和欧洲的通胀还未能回到目标水平,导致主要西方经济体的货币政策仍然处于抑制经济的紧缩状态。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拓展中间品贸易是贸易的新增长点之一。

首先,中间品贸易在稳出口方面有特殊的作用。中国出口中间品,一方面是对国内产能的利用,另一方面是协助其他国家完成下游的生产环节,中国和外国都从上下游的分工中获利,共同做大产出的蛋糕,有利于化解贸易保护主义的压力。

其次,中间品贸易对于稳定制造业在中国的现代产业体系中的核心和基石地位至关重要。随着劳动等要素的价格上升,对要素成本敏感的生产环节的部分产能会向其他国家迁移,要稳定制造业增加值在中国GDP中的比例以及其在世界制造业增加值中的占比,需要制造业企业更多地通过中间品出口的形态参与国际贸易。

中间品的出口和对外直接投资之间存在互相促进的紧密关系。在过去40年中,国际分工的高度发展极大推动了中间品贸易的增长。一方面,跨境直接投资的兴起促进跨国企业把对劳动、土地、能源等要素价格敏感的生产环节布局在相应的国家,中间品在不同子公司间的流动直接推动了中间品的国际贸易。另一方面,贸易自由化的发展降低了中间品跨国流动的成本,使得企业内生产环节的跨国布局变得可行。因此,要发挥好中间品出口的作用,需要重视中国企业的海外直接投资对中间品贸易的引领和拉动能力。

要促进中间品出口和对外直接投资的两个进,在国内,要为企业的创新创造更好的制度环境和融资条件,发挥企业作为创新主体的作用,研发出更多更好的中间品,不断向价值链、产业链的上游发展,尤其是要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在走出去过程中,要支持中国不同行业的企业在不同国家和地区采取差异化的出海策略,从丰富的对外直接投资实践中总结经验并推广;针对重要的投资对象国,政府要在投资协议、安全保障、物流成本方面给予系统性的支持。

整体上,中间品出口和对外直接投资紧密相关,做好这两个方面的进,有利于在“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下实现两个稳:一是稳定外循环中的出口总量,并向价值链上游发展;二是稳定内循环中制造业的核心和基石地位,并增强其内生动力和可靠性。

版面编辑:文静
关键字:

声明:财经网专栏文章版权属作者本人或相关权利人所有,文章仅为作者观点,不代表财经网立场。

相关新闻

专栏人物推荐

张礼卿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前院长、国际金融研究中心主任。经济学博士。

屈宏斌

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副理事长

伍戈

经济学博士,研究员。长江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曾长期供职于央行货币政策部门...

机构专栏推荐

北大光华

北京大学于1985年设立经济管理系,1993年经济管理系与管理科学中心合并成立...

星图金融研究院

为政府、企业和第三方提供定制化研究咨询服务,定期发布专题研究报告,着重...

京东数科

京东数科研究院立足于京东集团和京东数字科技平台,致力于宏观经济政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