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9日,央行公布了1月份的货币和社会融资数据。由于2022年末的政策转变,2023年1月份货币投放和社会融资都大幅增长,在高基数之下,市场此前普遍预期今年1月份的货币和社融的同比增量将有所回落。不过,央行的数据却超过市场预期,带来惊喜。
央行公布数据显示,1月新增信贷与社融数据均创历史同期新高。其中,1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4.92万亿元,同比多增162亿元。1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6.5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5061亿元。这一数据可以说是给2024年带来一个“开门红”,为全年经济“稳增长”奠定了基础。
不过,虽然增量超过预期,但在巨大的存量之下,增速仍然呈现出下行的态势。在安邦智库的研究人员看来,未来货币和社会融资可能会呈现出一个“量增速减”的长期趋势。
从货币数据变化来看,央行数据显示,1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97.63万亿元,同比增长8.7%。狭义货币(M1)余额69.42万亿元,同比增长5.9%。流通中货币(M0)余额12.14万亿元,同比增长5.9%。当月净投放现金7954亿元。
在货币投放增大的情况下,令市场感到欣慰的是,显示市场主体经营活动的M1增速大幅增长,使得M1—M2增速剪刀差大幅收窄,货币空转的情况有所缓和,表明实体经济在假日经济下出现较明显的恢复。当然,M1增速的提高也有着基数的原因,需要考虑到2023年初,经济活动受到疫情制约的低基数效应。
同时,M2在1月份信贷持续增长的情况下,增速持续放缓至8.7%,比去年12月份的9.7%的增速减少了1个百分点。从结构来看,1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4.92万亿元,同比多增162亿元。分部门看,住户贷款增加9801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3528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6272亿元;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3.86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1.46万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3.31万亿元,票据融资减少9733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增加249亿元。
一方面,信贷增加主要起到结构性转换的作用,将企业间的融资转换为银行信贷,对货币总量扩张的影响有限。另一方面,政策推动之下,1月居民短期消费信贷与楼市有所转变,企业信贷需求也表现平稳,反映内需复苏态势较为理想。
从社融的情况来看,同样超过预期。2024年1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6.5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5061亿元。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4.84万亿元,同比少增913亿元;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增加989亿元,同比多增1120亿元;委托贷款减少359亿元,同比多减943亿元;信托贷款增加732亿元,同比多增794亿元;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增加5635亿元,同比多增2672亿元;企业债券净融资4835亿元,同比多3197亿元;政府债券净融资2947亿元,同比少1193亿元;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422亿元,同比少542亿元。社融增量的提升主要还是企业债券融资和银行票据融资的增长,来自金融体系的年度“开门红”效应。不过,就增速而言,尽管增量超过预期,但截至1月末,社融增速为9.5%,与去年12月份的增速持平。
从存量来看,2024年1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384.29万亿元,同比增长9.5%。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余额为240.32万亿元,同比增长10.1%;委托贷款余额为11.23万亿元,同比下降0.7%;信托贷款余额为3.98万亿元,同比增长6.3%;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余额为3.05万亿元,同比增长3%;企业债券余额为31.41万亿元,同比增长1.3%;政府债券余额为70.09万亿元,同比增长15.7%;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余额为11.47万亿元,同比增长6.9%。从存量来看,政府债券融资占比越来越高,而且增长显著,表明疫情结束之后,政策性融资在推动经济增长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强。
尽管增量仍在不断扩张,但在存量规模越来越大的情况下,无论是社融增速,还是广义货币M2的增速,从去年以来都难以继续扩张。未来总量的扩张可能越来越困难,这或许是去年四季度以来,央行开始强调盘活存量的原因。央行在去年四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再次谈到,高质量发展阶段,评判经济发展不只是看经济增速,评判金融支持也不能“唯信贷增量”。央行专栏文章指出,目前我国人民币贷款余额超过230万亿元,是每年增量的10倍,需要更加注重处理好总量与结构、存量与增量的关系,盘活低效存量、不良贷款核销、在社会融资总量中持续提升直接融资占比等,这些因素也会对今后信贷和融资增长带来积极影响。换句话来说,未来相当时期内,国内货币和社融变化可能都会体现出增量扩张但增速回落的趋势,这是央行一再强调不能“唯增量论”的考虑。当然,其对经济增长的指向作用也会越来越失真。同样,这也意味着未来货币政策中结构性政策可能会具有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和作用。
最终分析结论:今年1月份,广义货币M2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长都超过预期,在去年高基数的基础上实现增加,实现了金融“开门红”,为今年的经济增长奠定了基础。信贷的超预期增长,并没有带来增速的提升,反而是在巨大的存量下,货币增速持续放缓。在稳健政策基调下,“量增速减”可能成为国内货币和融资需求变化的一种长期趋势。(来源:安邦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