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国内互联网企业发展出现了一些明显的变化,一方面,各“大厂”纷纷开始收缩战线和调整业务。例如,腾讯不断出售所持其他企业股票变现,而阿里巴巴则宣布进行“1+6+N”的战略重组和人员调整。另一方面,各互联网企业的市值都在不断缩水。2023年全年阿里巴巴市值缩水14.46%,阿里巴巴2020年11月以来市值已经缩水近80%。腾讯2023年市值缩水约16%,京东2023年市值缩水则达到了47.84%,而美团同样缩水超过一半。就此来看,在中国经济从疫情中缓慢恢复的过程中,国内互联网经济在2023年也度过了更为艰难的一年。
其实,就互联网经济和互联网企业的发展而言,安邦智库的研究人员此前就已经指出,在互联网流量经济走到边界的情况下,互联网企业正在面临一个产业升级转型和市场格局转变的过程。这使得互联网企业的内卷更为严重,同时也带来互联网经济的迭代。
很多市场人士将目前一些“大厂”的困境归因于前几年推动的“防止资本无序扩张”和“反垄断”因素。事实上,过去几年,对互联网企业向其他产业的渗透,政策上采取了严厉的措施。政策的约束,地区限制了互联网企业凭借流量和资本优势,向其他行业的延展和变现。同时,发展的角度而言,互联网企业从其他领域“收割”流量红利也面临政策边界的限制。这使得互联网企业未来的增长空间面临政策瓶颈。
还有一些分析将国内互联网企业市值缩水,归因于中国经济增长放缓,以及消费增长放缓的因素。同时,目前这些困局中的互联网大厂基本都集中于国内市场,使得未来的前景受到影响。据华尔街日报报道,百达资产管理的分析师曾表示,电商公司不能再依靠更广泛的经济增长来推动收入增长,而是要越来越多地争夺同一个客户群。普徕仕(T. Rowe Price)基金经理Ernest Yeung称,阿里巴巴等缺乏海外增长前景的中国科技公司现在正被视为价值股。这意味着投资者将主要关注股价,通常是股价与盈利的比率,而不是押注于公司的长期前景。其实,已经去世的投资传奇查理·芒格曾在2022年大幅浮亏的情况下,减持近半的阿里巴巴股票。芒格对此曾表示,“我认为阿里巴巴是我犯过的最严重的错误之一。一想到阿里巴巴,我就被他们在中国互联网上的地位迷住了。我没有意识到还有一个零售业,并且这也将是一个竞争激烈的互联网行业。”
虽然阿里巴巴的困境表明,科技互联网在零售领域所释放的效能正在减退,不过,在“传统”互联网企业面临“突围”挑战的同时,以拼多多、字节跳动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互联网企业则仍表现出生机勃勃的发展势头。目前,拼多多的股价几乎将超越阿里巴巴,成为国内电商的领头羊。阿里、京东都承认在与之的竞争中处于被动的地位。
拼多多凭借低价商品赢得国内“消费下沉”的青睐,并通过跨境电商进入欧美等发达国家市场,带来更为乐观的增长前景。字节跳动同样以短视频和直播带货迅速实现了国内外市场的扩张。这些新一代移动互联网的后起之秀获得成功,使得“政策打压、市场收缩”等外部因素影响成为一种“托辞”。科技本身和商业模式的内在因素变化,在安邦智库的研究人员看来,是国内互联网企业此消彼长的根本因素。
新浪、网易、搜狐作为第一代中国互联网的三巨头,基本采用的是源自美国雅虎的门户网站的商业模式,奠定了国内互联网经济发展的基础。其通过互联网本身带来的信息化实现了快速发展。目前仍处于主动地位的BAT为代表的第二代互联网则开始了互联网应用和经济、社会活动的结合。其通过各类电商平台和社交平台带来的数字化效应,赢得丰厚回报。而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拼多多、字节跳动等新一代互联网企业正在凭借算法和视频更生动的实现需求的精准化匹配,从而将成为新的主角。
当然,就目前的情况来看,第二代中国互联网三巨头仍然凭借其自身在某一领域的优势地位,并不会轻易被取代,但无论是支付工具、还是社交平台,这些优势正随着日益固化而变得更容易被评估而失去想象的空间。而在科技效应往往超出想象的情况下,如彭博商业周刊所言,马云和黄峥代表了中国科技行业的世代交替。
最终分析结论:在中国经济从疫情中缓慢恢复的过程中,国内互联网经济在2023年也度过了更为艰难的一年。随着阿里巴巴等传统互联网“大厂”市值日益缩水,很多人已经意识到流量经济正在到达边界。不过,在政策边界和市场空间日益清晰的情况下,拼多多、字节跳动等新一代移动互联网企业的崛起,意味着国内互联网经济正在发生新的迭代。(来源:安邦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