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股查询: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解读:兼顾当前及长远的六大关键

来源:财经网 专栏:张奥平 2023/11/01

作者:张奥平 经济学家、经观未来研究院院长

10月30日至31日,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全面分析金融高质量发展面临的形势,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金融工作。

时隔6年再次召开全国性的金融工作会议,且此次会议以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命名,体现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此前名为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会议基本上每五年召开一次,在1997年、2002年、2007年、2012年、2017年共召开过五次。历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都对未来几年的金融工作方向作出了细化部署)。

一、总目标:建设金融强国,加强金融监管,完善金融体制,优化金融服务,防范化解风险

首先,会议明确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金融工作的总目标。会议强调,“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加快建设金融强国,全面加强金融监管,完善金融体制,优化金融服务,防范化解风险,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推动我国金融高质量发展,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有力支撑”。

笔者认为,“金融强国”在党的二十大后首次被提出,体现金融在经济高质量发展阶段的重要性更加凸显。

党的二十大报告曾提出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文化强国、体育强国、制造强国、农业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等概念,但并未提及“金融强国”,而此次会议三次提出,分别是“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加快建设金融强国”““以加快建设金融强国为目标”“加快建设金融强国”。

其次,对党的十八大以来,金融工作的成绩讲足,以及当前面临的问题讲透:

关于过往的成绩,会议指出,“金融系统有力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为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了重要贡献”。

关于当前的问题,会议指出,“同时要清醒看到,金融领域各种矛盾和问题相互交织、相互影响,有的还很突出,经济金融风险隐患仍然较多,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不高,金融乱象和腐败问题屡禁不止,金融监管和治理能力薄弱”。

最后,会议清晰的指出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做好金融工作的目标、主题、主线、支撑及重点:

1、目标:“以加快建设金融强国为目标”;

2、主题:“以推进金融高质量发展为主题”;

3、主线:“以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

4、支撑:“以金融队伍的纯洁性、专业性、战斗力为重要支撑”;

5、重点:“以全面加强监管、防范化解风险为重点”。

二、货币金融环境:金融资源聚焦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绿色发展和中小微企业,以及科技、绿色、普惠、养老、数字五篇“大文章”

会议在“金融要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服务”部分指出“三大着力”,并对每一项作出细化部署,“三大着力”分别是:

1、“要着力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切实加强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优质金融服务;

2、“要着力打造现代金融机构和市场体系,疏通资金进入实体经济的渠道”;

3、“要着力推进金融高水平开放,确保国家金融和经济安全”。

笔者下文对“三大着力”及其细化部署分别重点解读。

对于货币金融环境的工作部署,会议首先指出,“要着力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切实加强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优质金融服务。始终保持货币政策的稳健性,更加注重做好跨周期和逆周期调节,充实货币政策工具箱”。

关于政策跨周期调节,2020年7月30日政治局会议首次提出跨周期调节,“完善宏观调控跨周期设计和调节,实现稳增长和防风险长期均衡”。关于政策逆周期调节,重点则是应对短期经济波动,实现充分就业,维持物价稳定等。

其次,对于货币政策及优化资金供给结构部署,会议指出,“优化资金供给结构,把更多金融资源用于促进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绿色发展和中小微企业,大力支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确保国家粮食和能源安全等”。

通稿后文则对货币政策强调,“要完善金融宏观调控,准确把握货币信贷供需规律和新特点,加强货币供应总量和结构双重调节”。

最后,对于金融资源使用上,会议指出,“盘活被低效占用的金融资源,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

笔者认为,上文中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便指向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绿色发展和中小微企业,这将是结构性货币政策支持实体经济所重点聚焦的方向。金融对制造业企业实现数字化技改,以及低碳绿色化技改支持力度将不断加大。“重大战略”则是创新驱动与区域协调发展两大战略。

科技、绿色、普惠、养老、数字这五篇“大文章”,实质上也是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增长方式转型的重点方向,故必然会有更多的金融资源倾斜。

整体来看,通过加强金融对创新驱动及高质量发展的支持,推动中国经济从“房地产—地方政府(基建投资)—金融”的旧三角循环,逐步过渡到“科技—产业—金融”新三角循环。

三、现代金融机构和市场体系:更好发挥资本市场枢纽功能,推动股票发行注册制走深走实

对于现代金融机构和市场体系的工作部署,会议首先指出,“要着力打造现代金融机构和市场体系,疏通资金进入实体经济的渠道”。

对于资本市场,会议指出,“更好发挥资本市场枢纽功能,推动股票发行注册制走深走实,发展多元化股权融资,大力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培育一流投资银行和投资机构。促进债券市场高质量发展”。

笔者认为,全面注册制改革将继续深化,重点则是通过多元化股权融资疏通资金进入实体经济,同时大力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在全面注册制下,资本市场将实现“有进有出、良性循环”的高质量发展。

对于国有大型金融机构,会议指出,“支持国有大型金融机构做优做强,当好服务实体经济的主力军和维护金融稳定的压舱石”。对于中小金融机构,会议指出,“严格中小金融机构准入标准和监管要求,立足当地开展特色化经营”。

笔者认为,未来国有大型金融机构的工作重点是作为服务实体经济的主力军,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环节提供服务,继续做优做强;而中小金融机构则要更加“精耕细作”,立足当地资源禀赋,实现差异化发展。

对于政策性金融机构及保险业,会议指出,“强化政策性金融机构职能定位,发挥保险业的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功能”。

在市场规则和法人治理方面,会议分别指出,“强化市场规则,打造规则统一、监管协同的金融市场,促进长期资本形成”“健全法人治理,完善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企业制度,完善国有金融资本管理,拓宽银行资本金补充渠道,做好产融风险隔离”。

四、金融高水平开放:吸引更多外资金融机构和长期资本来华展业兴业

对于金融高水平开放的工作部署,会议首先指出,“要着力推进金融高水平开放,确保国家金融和经济安全”。可见,国家金融和经济安全是金融开放的前提与关键。

其次,会议指出,“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稳步扩大金融领域制度型开放,提升跨境投融资便利化,吸引更多外资金融机构和长期资本来华展业兴业”。

笔者认为,金融领域关键制度型开放将进一步实现突破,其着力点是跨境投融资,落脚点则是要吸引更多外资机构及资本来华投资发展,共同参与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最后,在金融高水平开放的区域布局上,会议指出,“增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巩固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

五、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及时处置中小金融机构风险,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促进金融与房地产良性循环

对于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会议首先明确防风险总基调,会议强调,“要全面加强金融监管,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切实提高金融监管有效性,依法将所有金融活动全部纳入监管,全面强化机构监管、行为监管、功能监管、穿透式监管、持续监管,消除监管空白和盲区,严格执法、敢于亮剑,严厉打击非法金融活动”。

其次,会议分别对中小金融机构、地方债务、房地产市场、金融市场(外汇市场)四大方向防风险作出细化部署:

第一,对于中小金融机构,会议指出,“及时处置中小金融机构风险”。

第二,对于地方债务,会议指出,“建立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长效机制,建立同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政府债务管理机制,优化中央和地方政府债务结构”。

2023年7月24日政治局会议提出,“要有效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制定实施一揽子化债方案”。2023年10月以来,地方政府再次通过发行特殊再融资债券启动新一轮化债工作(此前曾有过两轮发行高峰,此次预计规模1.5万亿元左右)。

特殊再融资债券虽可解开地方政府短期因债务风险制约基建投资发力的手脚,但特殊再融资债券化债“治标不治本”,本质是通过债务置换和隐性债务显性化,避免债务到期引发的流动性风险。此外,因特殊再融资债券用于置换隐性债务,则会增加地方政府债务余额,发行规模受到区域债务限额的限制。

笔者认为,造成地方债务问题的根本原因之一是中央和地方之间财权事权不匹配,在经济高质量发展阶段则更加凸显。

从“优化中央和地方政府债务结构”来看,2023年四季度超预期增发1万亿元国债的政策举措则是一种体现。在地方政府加杠杆受制于“土地财政”锐减带来的财政紧平衡,以及新一轮化债的影响下,中央政府积极加杠杆,打破赤字率3%的“约束”,1万亿元国债全部资金通过转移支付给地方使用,无需地方偿还。这一理念层面的显著突破,或将对财政政策实现逆周期调节稳增长带来深远影响。

第三,对于房地产市场,会议指出,“促进金融与房地产良性循环,健全房地产企业主体监管制度和资金监管,完善房地产金融宏观审慎管理,一视同仁满足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因城施策用好政策工具箱,更好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加快保障性住房等“三大工程”建设,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笔者认为,长期以来,房地产市场调控的三大主要目标为:第一。防风险;第二,满足刚性和改善性需求;第三,保持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发展,以防拖累经济。

基于三大目标,会议指出“健全房地产企业主体监管制度和资金监管”则表示,将转变房企高周转、高负债、高风险的经营模式;“一视同仁满足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意味着短期要加大银行等金融机构对房地产行业的支持力度,缓解重点房企信用风险。

而“加快保障性住房等‘三大工程’建设”则是未来房地产新发展模式的重点,也是金融投向房地产的主要领域。“三大工程”则包括城中村改造、保障性住房、平急两用基础设施。

第四,对于金融市场,会议指出,“维护金融市场稳健运行,规范金融市场发行和交易行为,合理引导预期,防范风险跨区域、跨市场、跨境传递共振”。对于外汇市场,会议指出,“加强外汇市场管理,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六、当前金融工作重点:加大政策实施和工作推进力度,活跃资本市场,更好支持扩大内需

会议除对上述“金融提供高质量服务”,以及“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两大长期关键作出工作部署以外,还对“着力做好当前金融领域重点工作”作出部署,有以下五大重点:

1、加大政策实施和工作推进力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融资成本持续下降;

2、活跃资本市场;

3、更好支持扩大内需;

4、促进稳外贸稳外资;

5、加强对新科技、新赛道、新市场的金融支持,加快培育新动能新优势。

从当前经济现实来看,经济恢复基础不牢固,需求不足矛盾凸显,外需延续走弱。10月PMI录得数据为49.5%,继9月份重回扩张区间后再次降至收缩区间。10月PMI新订单指数为49.5%,比上月下降1.0个百分点,再次降至收缩区间。10月新出口订单指数较9月的47.8%下降1.0个百分点至46.8%。

故以上五点当前金融工作部署则是针对需求不足、预期不稳的经济现实所提出,同时兼顾经济高质量发展。

笔者认为,在政策面加力衔接今明两年稳增长的情况下,未来经济整体活力将好于今年二、三季度,市场主体也应更加乐观一些,积极布局远期机遇。

版面编辑:文静
关键字:

声明:财经网专栏文章版权属作者本人或相关权利人所有,文章仅为作者观点,不代表财经网立场。

相关新闻

专栏人物推荐

张礼卿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前院长、国际金融研究中心主任。经济学博士。

屈宏斌

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副理事长

伍戈

经济学博士,研究员。长江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曾长期供职于央行货币政策部门...

机构专栏推荐

北大光华

北京大学于1985年设立经济管理系,1993年经济管理系与管理科学中心合并成立...

星图金融研究院

为政府、企业和第三方提供定制化研究咨询服务,定期发布专题研究报告,着重...

京东数科

京东数科研究院立足于京东集团和京东数字科技平台,致力于宏观经济政策研究...

要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