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盘和林 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研究员,工信部信息通信经济专家委员会委员
当前很多企业面临两方面问题:一方面,企业急需通过数字化转型来实现提质增效优化存量,也有企业寄希望于通过数字化转型来找到新的业务突破口,比如通过数据资产要素化、价值化来挖掘数据价值,以此为企业提供增量。而另一方面,很多想要数字化转型的企业至今依然一头雾水,根本不知道怎么转,尤其是制造业企业。
企业数字化转型有很多“烦恼”
前些日子和几个企业家聚会,聊起数字化转型他们大倒苦水。
有国企领导A说:“我们当然知道数字化转型重要,但我们这么大的国企最难的是打通数据,要数字化转型,总要收集数据吧,总要设备系统上云吧?可内部打通数据岂是一年半载能完成的。有些下属子公司基于自身利益考虑又或是数据安全责任的考虑,不愿意上云,有些下属子公司根本没有数据采集意识。都在说数据要素化,生产数智化,都在说以数字驱动精准生产和定制生产,可我们一个数据打通的痛点,就能够直接把我们数字化转型进程逼退到原始社会。”
有民企领导B说:“定制化的数字转型解决方案我们是搞不起的,成本太高。标准化的我们搞得起,可他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同样是通过数字孪生来建厂,汽车、消费电子、快消等产业要求就不一样。汽车是制造设备的契合匹配问题,消费电子是生产线流程排产合理性问题,快消是流水线的鲁棒性、能否持续稳定应对大负荷运行的问题。可很多标准化方案都想‘一招鲜吃遍天’,他们的确是有绝技的,但那些绝技不适合我们。”
可以看出,尽管企业已经认知到数字化转型是必经之路,可在实践上有很多“烦恼”。
大企业的烦恼在于数字化转型中内部协调难,大企业普遍有IT部门,由信息化跨越到数字化过程中,大企业自身实力是够的,可大企业的困境就在于“大”,因为“大”,所以层级多、部门多,多层级的组织架构往往不善于灵活应对问题,所谓“船大难掉头”,在数字化转型中,大企业每个人都很努力,但最终往往无法得到理想结果。
小企业烦恼在于,他们纠结数字化转型所造就的成本效益比,他们不想投入太大,自身人才队伍也薄弱,所以倾向于寻求外部数字化服务商的帮助。可当前行业中,很多数字化服务商的前身是互联网平台企业,其能力更多的是通过相对低成本的标准化方案来解决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中遇到的问题,且更多的注重于管理、运营、采销等领域。这样的标准化方案一套可供多客户使用,摊薄了方案成本,但不可避免的会遇到问题。因为企业的需求各不相同,不仅不同行业需求不同,甚至同一行业不同规模、不同品牌的发展思路也并不相同。
何以解忧?对于产业来说,有难题的时候,一般要做两件事:第一件事,让专业的人去做专业的事。光刻机为什么是ASML一家生产?ASML的光刻机为什么一定要用蔡司的透镜?全球产业链的发展方向,就是先把产业打碎,然后每一块碎片中都站起一家具备绝对技术实力的企业。
第二件事,满足客户需求。当前B端数字化转型客户有两个需求:其一是出于成本的考量。而B端客户是企业,对于成本问题的敏感性远高于C端的消费用户,企业不赚钱就喝西北风,不喝西北风就要成本控制,所以客户需要一个相对便宜的数字化转型方案。其二是要能解决问题。企业与平台合作的出发点,就是解决自身的难点痛点。如果问题无法解决,平台或数字化服务企业的方案无论多成熟、成本控制多精妙,都会无法成为企业的选择。而对于许多互联网平台思维的服务企业来说,在制造业技术和经验领域的短板,会使其在洞察和解决中小企业尤其是制造业企业转型需求方面存在隔阂,难以解决企业深层次的问题。
因此,中小企业要解决数字化转型中遇到的问题,需要的是参差多态、灵活组合的定制化解决方案,一种整体优化的思维和经验沉淀,而非一个最完备、最先进的“标准答案”。
在数字化转型上,企业怎么办?
在数字化转型上,中小企业应该怎么转?复杂的事情要往简单处找答案,类似于“大象装冰箱总共要几步”。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可以按照以下步骤:
其一,中小企业要了解自己数字化转型的需求在哪里。是为了打通设备数据,还是为了完善供应链管理,又或者只是为了获取客户流量,又或者想要实现从制造向智造的转变。了解需求是实现数字化转型的第一步。
其二,中小企业要寻找具备定制化和低成本优势的数字化转型方案提供商。最好这家提供商还具备同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成功案例,了解客户需求,一点就透,贴身服务。
其三,提供商和中小企业沟通对接,制定有针对性的数字化转型方案。
其四,提供商和中小企业长期合作,不断优化数字化转型的定制方案,挖掘中小企业在数字化转型方面的潜在需求。
综上,企业要不要数字化转型?肯定要,不转型是等死,因为对手会不断的用数字化提高自己的竞争力,市场竞争,不进则退,优胜劣汰。但无论是“被动长征”还是主动寻找“第二曲线”,对于企业来说,核心关键还是要找到自己数字化转型的真正需求,不是为了转型而转型,是为了解决企业生产经营中的痛点难点。另一方面,数字化转型方案提供商也应当不断拓展自身“向下兼容”的能力,找到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真正需求点,解决问题,做出平台特色,也让更多“小巨人”、“隐形冠军”在中国制造的土壤上茁壮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