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实为虚”的阿里巴巴前景难料

来源:财经网 专栏:安邦咨询 2023/03/31

作者:安邦咨询

在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被媒体披露已经回到国内之后,阿里巴巴称“将启动24年来最重要组织变革”。3月28日,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主席兼CEO张勇(逍遥子)发布全员信称,将业务拆分为六大业务集团和多家业务公司,独立运营且未来都有独立融资和上市的可能性。阿里巴巴集团则将全面实行控股公司管理。

这被称为是“1+6+N”的新构架,在阿里巴巴集团之下,设立阿里云智能、淘宝天猫商业、本地生活、国际数字商业、菜鸟、大文娱等六大业务集团,“N”则指旗下多家业务公司,如阿里健康、盒马、高鑫零售等以及未来可能新创设的公司。阿里首席执行官张勇还表示,市场是最好的试金石,未来具备条件的业务集团和公司,都将有独立融资和上市的可能性。这一自我“革新”式的改革,引起市场的关注,并带动阿里巴巴股票大幅上涨。

与此同时,在外界看来,阿里巴巴的组织架构重组和改革,被认为是其经历了蚂蚁集团风波之后,已经“平安落地”,获得了进一步发展的空间。因此,这被赋予了更多提振市场信心的意义;其下属各条业务线条的上市,也有着为资本设置资本“绿灯”的信号。很多市场机构认为,未来阿里各大业务板块上市后价值被重估,增长更快的业务部门将被市场授予更高的市盈率,释放巨大的股东价值。目前来看,阿里旗下的高鑫零售、阿里健康、阿里影业都已独立上市。另外,盒马、阿里云、Lazada目前也都具有独立上市的潜力。因此,新的构建意味着阿里巴巴整体的资产价值通过更多资本市场得以实现,对投资者和资本市场而言,都是一个值得期待的好消息。

不过,阿里巴巴过去一年多时间,的确经历了一个波折的时期。2021年9月30日马云彻底退出阿里巴巴董事局时,阿里巴巴市值为7954亿美元;而在马云回归时,阿里巴巴美股市值仅约为2200亿美元。同时,就业绩来看,2022财年第三财季至今,阿里营收同比增速已连续五个季度徘徊在个位数,2023财年一季度甚至出现0.1%的负增长。从分项业务来看,淘宝、天猫为核心的电商业务降速明显,甚至被视为全厂希望的阿里云,最新营收增速也降至3%。最新的2023财年第三季度(自然年2022年第四季度),其季度收入同比也仅实现增长2%。因此,从企业发展趋势来看,此次阿里巴巴的自我改革,与其说是主动的自我革命,不如说是形势使然。在安邦智库(ANBOUND)的研究人员看来,这恐怕不是再接再厉实现“更上一层楼”的持续扩张,反而更像是“流量经济”遭遇瓶颈后,为自身生存寻求新的出路。就这一点来看,此次改革的时机的确是决定阿里巴巴未来命运的一个重要时刻。

从目前的6大业务条线来看,目前阿里巴巴仍未摆脱依靠电商平台的情况。虽然电商平台向其他业务输血的幅度有所缓和,各线条能勉强实现盈利或者少亏;而阿里这6大业务主线,基本都有来自外部竞争对手的威胁。那么,从业务发展来看,其他各线条能否摆脱电商平台的流量资源,实现独立运营恐怕仍有不少挑战。阿里巴巴整体从依赖电商平台的“抱团取暖”走向“各自为战”,其前景恐怕不像张勇所描绘的那么乐观。在集团层面,其角色和地位同样令人疑虑。未来其能否有效驾驭6大实体化的业务条线,实现分权和集权之间的平衡,同样不是一个轻松的任务。如果希望作为创新平台和起到孵化作用,那么能否驾驭各子线条的资源,推动创新落地,更具有难度。因此,新的构架和格局,对阿里巴巴的未来而言并不轻松。分而治之是激发子业务的活力,还是引起各线条的“内卷”?这些仍需要时间来给出答案。

当然,从市场的角度来考虑,新的改革意味着阿里巴巴实际上将超级平台实现了分割。如果阿里巴巴集团仅扮演投资控股的角色,那么将细分业务实体化上市,实际上是将旗下资产不断变现,更有“套现离场”的嫌疑。化实为虚更像是马云等创始人对阿里巴巴未来方向的策略考虑。就此来看,阿里巴巴的自我革命,是与时俱进还是急流勇退,其前景具有不确定性,难以预料。

最终分析结论:阿里巴巴称“将启动24年来最重要组织变革”引发市场的关注。这更像是“流量经济”遭遇瓶颈后,为自身生存寻求新的出路。新的构建中,各项业务能否赢得“市场的检验”通过资本市场得以实现,恐怕并不轻松。脱离了超级平台后,化实为虚的阿里巴巴,未来的长期前景仍难言乐观。

版面编辑:文静
关键字:

声明:财经网专栏文章版权属作者本人或相关权利人所有,文章仅为作者观点,不代表财经网立场。

相关新闻

专栏人物推荐

张礼卿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前院长、国际金融研究中心主任。经济学博士。

屈宏斌

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副理事长

伍戈

经济学博士,研究员。长江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曾长期供职于央行货币政策部门...

要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