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宏斌 许小哲:全球滞胀背景下如何稳外贸

来源:财经网 专栏:屈宏斌 2022/11/07

作者:

屈宏斌 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副理事长

许小哲 暨南大学国际关系学者

全球通胀飙升,倒逼全球主要央行极速收紧货币政策。预期美联储未来6个月仍将继续加息。越来越多的其他国家央行为了维持本国货币和金融稳定不得不跟随美联储加息。多家央行同时收紧货币政策必然会产生共振效应,导致全球投资和消费需求增速大幅放缓。欧元区经济体明年将进入衰退,而华尔街的经济学家们一致认为美国经济明年进入衰退的概率高达60%。同时,一些外债高企的新兴市场国家的金融体系也可能出现动荡。

全球滞胀风险上升必然会影影响我国出口需求。今年前三季度,我国经济增长3%, 净出口贡献了一个百分点,贡献度为30%。因此,直面外部严峻形势,稳出口稳外贸将成为下一步促进经济恢复的关键环节。亚洲,欧洲和美国是我国三大出口市场, 分别占我国总出口的28%,14% 和 12%。稳住我们对亚洲周边国家和经济体的出口是稳外贸的最重要抓手。事实上从三年前疫情首次爆发以来,东南亚及日韩等经济体一直是拉动我国出口的最主要的力量,今年前9个月我国对东盟的出口同比增长22%, 远高于对欧美市场的出口增速。年初以来亚洲国家虽然也面临着通胀上升的风险。但是相比较而言,通胀的压力仍然远小于欧美。因此。亚洲各国央行通过收紧货币政策来控制通胀的压力相对较小。明年亚洲经济虽然有放缓的压力,但经济仍然会比欧美以及其他地区的经济增长的更快。如果能及时推出一些政策措施并加强与东盟和亚洲其他国家的经贸合作,将大大有利于我们的企业抓住机遇,扩大市场份额,从而稳住外贸大盘。

首先,加快RCEP协议的一系列措施的落地,这不仅是我们推进高水平制度性开放的应有之举,也是明年稳外贸的重要抓手。在RCEP框架下已经形成超大规模市场,中国和东盟充分发挥互补优势、合理配置生产要素等将驱动区域内经济相对完整的供需循环,创造更广泛的共同利益,产业链供应链合作前景也更加广阔。事实上,自RCEP签署以来,我国和东盟的贸易加速增长。去年,我国与东盟贸易额同比增长20%。其中,我国对东盟出口同比增长17%;自东盟进口同比增长22%。今年年初以来我国和东盟的贸易继续保持强劲增长。 可见RCEP释放的政策红利确实抵消了部分疫情和全球滞胀的负面影响。面临更严峻的全球形势,下一步应按照近期国务院常务会议的要求抓紧落实RCEP相关措施,这不仅能促进出口,也能对其他成员推进相关措施落实有示范效应,从而形成合力,共同促进亚洲区域内贸易增长。从中长期角度看,在当前新冠疫情延绵反复及国际局势的动荡形势下,全面发挥RCEP作用,有益于解决单边主义、非税收壁垒等因素造成的全球贸易发展受限,放大国内经济基本面的优势,叠加资本市场改革开放正面预期,与国家内外循环扩内需形成共振,对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区域经济增长产生决定性影响。

其次,加大对制造业设备更新和技术研发的政策支持力度,增强我国中高端高端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去年我国人均国民收入已经超过1.2万美元,是印度的5倍和越南的3.4倍,这意味着我们在低端劳动密集型产业已经不再有低成本优势,因此我们必须加快速度向中高端产业转型。作为稳住经济大盘的一项重要举措,央行首次推出了2,000亿元的贴息贷款额度,支持实体企业的设备改造投资。除了确保此措施落地,企业得到实惠外,建议明年应倍增企业设备更新投资再贷款额度。同时,鼓励商业银行增加对制造业贷款,加快落实资本市场更好的服务实体经济的一系列措施,为制造业企业通过股权和债权市场融资创造更有利的条件。

第三,继续为企业减税降费,加大出口退税力度。积极的财政政策应向实体经济倾斜,增加对制造业和中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同时,地方政府应更高效地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保持生产,物流和人员交往的正常运行是稳外贸的关键。近期国际海运成本明显回落,有利于稳定进出口。但进入冬季国内疫情反复的风险增大,各地应严格按照中央要求,更精准的防控疫情,最大限度地减少对产业链和贸易的负面影响。

版面编辑:文静
关键字:

声明:财经网专栏文章版权属作者本人或相关权利人所有,文章仅为作者观点,不代表财经网立场。

相关新闻

专栏人物推荐

张礼卿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前院长、国际金融研究中心主任。经济学博士。

屈宏斌

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副理事长

伍戈

经济学博士,研究员。长江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曾长期供职于央行货币政策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