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股查询:

温彬 冯柏:降准如期而至,货币政策坚持“稳健”基调

来源:财经网 专栏:温彬 2022/04/15

作者: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 温彬,研究员 冯柏

4月1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适时运用降准等货币政策工具,进一步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特别是受疫情严重影响行业和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支持力度,向实体经济合理让利,降低综合融资成本。

4月15日,央行发布公告,决定于2022年4月25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25个百分点(不含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为加大对小微企业和“三农”的支持力度,对没有跨省经营的城商行和存款准备金率高于5%的农商行,在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25个百分点的基础上,再额外多降0.25个百分点。

一、在当前时点降准十分必要

我国经济发展面临“三重压力”,近期国内外形势更趋复杂多变,导致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国内多地疫情反弹,叠加俄乌冲突升级,对当前经济运行的不利影响已经有所显现。3月份,我国制造业PMI指数和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双双进入收缩区间,反映出经济回升动能减弱。疫情对消费、物流的冲击不小,内需疲弱反映到进口上,使进口增速时隔近20个月再次转负,一季度外需虽有韧性,但出口增速已经出现回落迹象。

此前,3月29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要抓紧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政府工作报告》举措,坚定信心,咬定目标不放松,把稳增长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考虑到当前经济下行压力较大,为实现今年的经济增长目标,必须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在此背景下,4月1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了降准等金融支持举措,既能够起到稳定市场预期的作用,又有望在经济下行压力较大时,发挥货币政策的逆周期调节功能,支持受疫情严重影响行业和中小微企业,对稳定经济基本盘十分必要。

二、本次降准体现货币政策坚持“稳健”基调

通常来说,降准会释放长期资金,一方面能够降低银行的资金成本,从而引导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下降;另一方面能够优化银行的资金结构,增加长期稳定资金来源,促进银行信贷投放和资产配置,从而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本次降准共计释放长期资金约5300亿元,可为金融机构每年节约资金成本65亿元。

本次降准体现了货币政策坚持“稳健”基调,有助于提升银行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一方面,除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部分法人金融机构外,对其他金融机构普遍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25个百分点。普遍降准0.25个百分点而没有选择0.5个百分点,主要是考虑了当前流动性处于合理充裕水平,体现了人民银行坚持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另一方面,对没有跨省经营的城商行和存款准备金率高于5%的农商行,在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25个百分点的基础上,再额外多降0.25个百分点,对于这部分银行而言,这相当于再结构性降准0.25个百分点共计降准0.5个百分点,有助于加大对小微企业和“三农”等的支持力度。

本次降准配套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的鼓励拨备水平较高的大型银行有序降低拨备率,均有助于银行加强资金运用, 促进银行加大信贷投放,更大力度为受疫情严重影响行业、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等纾困,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此外,今年财政政策靠前发力,政府债券发行提速,要求去年提前下达的专项债额度5月底前发行完毕,今年下达的额度9月底前发行完毕。本次降准也有助于银行等机构拥有充足资金配置国债、专项债等,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相互配合,共同发力支持稳增长。

三、未来货币政策将继续发挥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

此前,市场对本月降准或降息均有预期。但市场流动性已处于合理充裕水平,从3月金融数据上看,社融分项基本都实现了较好增长,反映出宽信用初见成效。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对于为当前实体经济纾困相对紧迫。

在降准和降息之间,央行首选降准,我们分析可能的原因有:一是降准能够降低银行资金成本,同样会起到降成本功效,同时还能促进银行加大信贷投放力度。二是近期全球通胀仍在持续升温,我国通胀虽然温和可控,但输入性通胀压力增加。三是美联储货币政策预期更大幅度收紧,中美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利差一度倒挂,虽然我国货币政策拥有足够的独立性和操作空间,但当前降准可能比降息掣肘更小。四是保留一定的货币政策空间,未来根据实体经济发展所需,降息仍然是可选工具。

4月15日央行等额续做100亿元7天期逆回购和1500亿元1年期MLF,中标利率均保持不变。但市场有消息称,利率自律机制鼓励中小银行降低存款利率上限,这有助于降低银行融资成本,如果达到银行压降点差的最小5BP,将带动本月20日LPR报价下降。而本次降准将于4月25日落地,也会在后续时间里持续推动银行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

此前4月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加大稳健的货币政策实施力度,提出了增加支农支小再贷款、设立科技创新和普惠养老两项专项再贷款等举措。人民银行近期表示,正在会同有关部门抓紧落实上述两项专项再贷款。未来,随着降准等总量工具落地,这些结构性政策也有望加快推出,货币政策将坚持稳健基调,继续发挥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同时兼顾物价走势变化、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调整等内外平衡,支持稳定宏观经济大盘,营造安全稳定的货币金融环境。

版面编辑:文静
关键字:

声明:财经网专栏文章版权属作者本人或相关权利人所有,文章仅为作者观点,不代表财经网立场。

相关新闻

专栏人物推荐

张礼卿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前院长、国际金融研究中心主任。经济学博士。

屈宏斌

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副理事长

伍戈

经济学博士,研究员。长江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曾长期供职于央行货币政策部门...

要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