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克力:新兴产业发展如何开启大周期?

来源:财经网 专栏:朱克力 2022/02/09
分享到:

作者:朱克力博士  国研新经济研究院创始院长、新经济智库(CiNE)首席研究员、湾区新经济研究院院长

最新发布的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在诸多新兴行业的带动下,我国经济发展新动能指数持续高速提升,2015-2020年我国经济发展新动能指数年均增长29.8%。集成电路、机器人等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对经济高质量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新动能指数多年来呈现出持续高速提升态势,反映的是产业转型升级和新旧动能转换的政策成效,标志着我国新兴产业发展正在开启科创引领、数智赋能的“大周期”,驶入政策与市场双轮驱动的“新赛道”。

主导未来的产业格局越发清晰

近年来,无论是以创新引领实体经济转型升级,推动中国经济“脱虚向实”,还是强调金融要“回归本源”,对于重振实体经济和发展新兴产业,都可谓是重大利好。在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的过程中应胸怀战略思维,立足中长期发展需要,加快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

所谓“脱虚向实”,侧重于促进实体经济转型升级以及发展新兴产业。当前,智能制造、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机器人等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国内不少新兴产业颇具发展优势,无论在市场、产品、技术还是就业、效率等方面,皆有较大增长潜力。以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代表的新经济新动能不断成长壮大,投资结构和供给结构加速优化,主导未来市场的产业格局越发清晰。

从各个产业方向来看,新兴产业的发展变化可以概括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加速融合,5G+AI开启重大产业周期,数字创意产业爆发式增长,智能制造成为产业变革重要方向,高端装备制造的支撑材料成为新材料产业发展核心关键,双碳目标助推绿色发展,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走向技术成熟期,新能源汽车新型充电、换电产业登上风口,生物技术应用进入大规模产业化快速发展期。

在诸多新兴产业中,发展基础较好的新能源产业、节能环保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已进入产业规模化发展阶段,有着较大的国际化发展潜力。其中,新能源汽车在资源、产业、成本等方面具有比较优势;光伏产业几乎和国际同步发展;海洋资源利用中的海水提碱居世界领先地位。

同样有着较好基础的信息产业、新材料产业,初步形成了聚集发展的格局。这两个产业未来发展的重点在于,如何引进核心技术并进行开发和吸收,充分而有效地融进全球产业分工体系之中。

而优势较大的生物医药产业、生物育种产业,则亟需加速其产业化。中国在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方面,总体上居于发展中国家的领先地位,其未来发展的关键,是如何实现将创新成果转化为产业优势,让走出去的步伐更为坚实有力。

正处于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攻坚阶段的航空航天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则需要在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上重点加强,大力开拓国际市场。此外,海水淡化已进入可以产业化的阶段,海洋经济发展的区域布局也已基本完成,为培育海洋新兴产业及其国际化发展提供了一个先行条件。

而这些新兴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又进一步带动科技研发、知识产权、数据安全、人力资本、应用场景等更多需求,同时在新基础设施建设、新生产要素聚合、新市场主体培育、新协作方式运用、新治理体系完善等方面协同发力,日益成为促进经济增长、优化产业结构、推动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领和支撑力量。

1

新基建与新消费加速同频共振

展望“十四五”时期,处于“大周期”的新兴产业发展趋势,主要表现为五方面的持续深化:一是新技术驱动,二是新需求牵引,三是新基建支撑,四是新模式迭代,五是新场景落地。新兴产业的发展成果,最终要还是要反映到消费上来。可以说,新兴产业本身涵盖的是从前端基建到终端消费的整个市场大链条,畅通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的关键,在于促进新基建与新消费的同频共振。

如果说,作为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代表,新基建是促进科技和消费创新的驱动器,那么,新消费则是进一步稳住和夯实经济发展基本盘的压舱石。新基建与新消费何以实现同频共振?主要是基于二者共同的数字内核和智能机理,加速产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产品附加值和市场占有率,促进企业流程再造和供应链协同创新,加快产业迭代兴替。

具体而言,在新兴产业发展过程中,新基建具有两方面的意义和价值。一是,新基础设施与新生产要素、新市场主体、新协作方式、新治理体系等一起,共同构成了新经济发展的五大动力来源,新基建居于其中的基础位置,主要建设内容就是新经济基础设施,尤其是面向“云、网、端”即以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为代表的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基础设施。二是,其有助于应对全球经济衰退对中国的传导性影响以及自发性影响。从短期来看,最大考量就是新基建能否拉动大量需求,以对冲疫情影响和经济下行压力,实现稳投资稳增长稳就业等目标。

随着数字化和智能化发展的黄金时代即将到来,以新基建与新消费为需求载体,供给侧改革、需求侧管理和制度创新赋能,将进一步打破传统物理边界和要素市场化体制机制约束,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产业深度融合、治理能力提升;以新消费和新基建为市场两翼,推动产业融合创新和数字化转型,将不断构筑以新基础设施为运行基础、新生产要素为内在源泉、新市场主体为有生力量、新协作方式为组织形态、新治理体系为长效支撑的新经济生态系统。

在新基建的环境下,消费端将产生积极变化。举个例子,对于企业而言,5G直接带来的效用是带宽与传输效率的大幅上升,比如直播行业和短视频社交,其成本最高之处,是摊付越来越高的带宽费用,而5G的普及会大幅降低网络延迟,相对带宽成本也会大幅下降,在为企业减轻成本压力的同时提高效率。而对于消费者来说,新基建支撑的AI、5G、数据处理等将惠及普通生活服务,也将更懂消费者心理,根据消费者需求倒逼生产者生产符合to C需求的产品,然后继续向上游逆向重塑供应链,这也是to B领域的下一个十年以及新消费的逻辑起点。 

当然,“十四五”期间,新基建与新消费加速同频共振,在可能带来百万亿级产业互联网大市场的同时,也有望形成以改革为新经济拓空间、以新经济为改革添动力的可持续良性互动新格局。

科创引领、数智赋能新兴产业

产业是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新兴产业则是关键中的关键。要收获更大的新兴产业“大周期”新红利,必须依靠科创引领、数智赋能,着力推进消费内循环和科技内循环。在此过程中,通过新一轮改革开放,练好内功,实现消费、制造、科技、投资、服务、金融等全方位循环,释放未来内需潜力。

消费是经济大循环的“压舱石”。在稳定外部需求的同时,以满足国内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打通国内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个环节。尽管我国传统人口优势正在消退,但在提升人力资本、新型城镇化以及数字经济等新技术新产业领域,还有可挖掘的巨大潜力。线上线下融合创新催生的消费新业态新场景,供应链整合和渠道营销创新带来的消费新模式新服务,正在成为推动消费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与新力量。

科技是经济大循环的“驱动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数据成为举足轻重的新生产要素,在新基建牵引下大力发展数字经济,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云计算等新技术,以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为抓手,补短板与锻长板齐头并进,助推产业链向中高端跃迁。而在此过程中,一方面,加快突破硬核科技和卡脖子技术,实现自主可控;另一方面,将产业基础再造与产业链提升结合起来,巩固传统产业优势,强化优势产业领先地位。

从微观机理来看,受疫情和外部形势等变量影响,短期的需求萎缩可能是需求的变化或转移,比如线下转向线上,以及品类或平台间的转移。因此,通过“四维整合”即有效整合和运用好相关政策、技术、模式、场景等要素,通过改革创新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提高企业供给能力,满足用户独特价值需求,成为保持战略定力、挖掘内需潜力的关键恒量,也是企业和城市在双循环格局下赢得先机的不二法门。

倘若说,科创引领旨在提高企业的技术含量和产品质量,数智赋能则有望全生命周期促进企业降本增效,二者共同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但要注意的是,对于新兴产业尤其是以中小企业为代表的市场主体来说,如何避免盲目追求数字化,也是一个需要考量的问题。

数智赋能贯穿于数字化转型全过程。其核心在于,发挥数据要素对经济发展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赋能企业在降低运营成本、加速流程再造、提升生产效率等方面获得全要素全周期全链路的红利。但作为中小企业而言,决不能盲目追求数字化,应遵循经济发展规律与产业内生逻辑,科学评估自身是否具备数字化转型所需的行业经验、管理水平、人才梯队、价值导向和信息化基础,坚持实事求是和量力而行,避免为了数字化而数字化。

在此基础上,应着眼于企业降本提质增效,以绿色发展为出发点、高质量发展为目标,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产品附加值和市场占有率,促进企业流程再造和供应链协同创新,加快产业迭代兴替,真正实现转型升级。

激发政策与市场双轮驱动力

进入“大周期”的新兴产业,如何更好地行稳致远?重在激发政策与市场的双轮驱动力。

近期围绕新兴产业相关方向的各类规划纷纷出台,从促进政策实施来看,“十四五”时期新兴产业的发展,应重点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也是各地在执行过程中要尽量规避的三个方面:

新赛道布局方面,应避免短期思维和重复投资。要以战略眼光、前瞻思维和差异化策略,抢抓核心技术与知识产权,基于各自资源禀赋及优势布局本地新兴产业重点技术方向和发展领域。

新主体培育方面,应避免只重技术不重人的倾向。要坚持以人为本,为人才创新创业、安居乐业创造良好环境,弘扬企业家精神,涌现一批耕耘新兴产业的科创企业家。

新场景供给方面,应避免与中长期发展需求脱节。要打造适合新兴产业发展的赛场和场景,以较大的潜在市场需求为牵引,搭建产业新生态载体,优化场景供给流程,形成产品接入、场景实测、推广示范的全流程场景生长链条,加速技术转变为现实生产力。

与此同时,新兴产业发展进入“大周期”,也意味着内外环境面临巨大不确定性,有时和风细雨,有时惊涛骇浪。但对于科技含量高的新兴产业相关企业而言,这恰恰是亮功底、展实力、见真章的关键窗口期。要以科技创新为关键变量,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锚定新兴产业核心价值,在创新中穿越周期,在发展中规避风险,具体包括三个要点:

一是“放大格局,提升使命”,立足国家战略需求和新发展格局谋求发展,企业的底座是商业和人,塔尖则是格局使命与战略定力,外部越混沌必须内在越笃定。

二是“死磕痛点,创变价值”,善于捕捉用户不断转移的痛点,创新商业模式满足其实际需求与独特体验,持续做商业社会的造物者和创变者。

三是“抱团取暖,众智成城”,单打独斗还能生存的时代一去不复返,唯有和衷共济,与智者同行、与善者同频、与高人为伍、与贤良共生,与产业链上下游携手协同。

惟其如此,方可能“避险于未发,制胜于无形”,从容应对市场和外界未知的危与机。

版面编辑:文静
关键字:
分享到:

声明:财经网专栏文章版权属作者本人或相关权利人所有,文章仅为作者观点,不代表财经网立场。

相关新闻

专栏人物推荐

张礼卿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前院长、国际金融研究中心主任。经济学博士。

屈宏斌

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副理事长

伍戈

经济学博士,研究员。长江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曾长期供职于央行货币政策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