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为产业智能化转型提纲掣领

来源:财经网 专栏:盘和林 2021/12/31

作者:盘和林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教授

近日,工信部、发改委等八部门联合发布《“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明确了“十四五”时期我国智能制造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路径、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等。

《规划》内容归纳为“二四六四”,即“两步走、四大任务、六个行动、四项措施”。

“两步走”是指:到2025年,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大部分实现数字化网络化,重点行业骨干企业初步应用智能化;到2035年,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全面普及数字化网络化,重点行业骨干企业基本实现智能化。

“四大任务”:一是加快系统创新,增强融合发展新动能;二是深化推广应用,开拓转型升级新路径;三是加强自主供给,壮大产业体系新优势;四是夯实基础支撑,构筑智能制造新保障。

“六个行动”包括:智能制造技术攻关行动、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建设行动、行业智能化改造升级行动、智能制造装备创新发展行动、工业软件突破提升行动、智能制造标准领航行动。

《规划》的发布,具有重要的政策意义和现实意义。

其一,该《规划》是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五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的贯彻落实。在国家十四五规划中,重点提到了智能制造相关产业的发展,而此次发布的智能制造发展规划则是对国家十四五规划在该关键领域的具体化,将引导各领域、各地区在中央的带动下,根据自身情况制定更为细节和差异化的政策,形成完善的智能制造发展促进制度体系,具有至关重要的政策意义。

其二,为了顺应数字化、智能化产业变革潮流,国家对于制造业数智化发展一直给予了充分的重视和支持,此次发布的《规划》延续了这一积极态势。《规划》旨在强化我国制造业智能化水平,实现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通过试点示范、培育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强化标准体系规范等方式,推动制造业和数智技术融合。

其三,该《规划》与全球技术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趋势相一致。目前,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正在逐步深入,数字化转型浪潮给传统制造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数字产业化催生了一系列数字相关产业,形成了具有良好市场前景和庞大市场潜力的产业体系,产业数字化促使信息技术、数字技术、人工智能等技术与制造业加速融合,技术间的壁垒、行业间的壁垒被不断的突破,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数字化发展态势为制造业转型升级创造了重大机遇,一系列新业态、新模式对相关制度和配套政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也是我们治理现代化、精细化的必经之路。

其四,《规划》的发布向相关行业和市场传达了一个积极的信号。新能源政策补贴退坡等现象让智能制造相关行业和市场陷入了迷茫,而《规划》的发布实际上让国家的对于智能制造方面的政策方针更趋于明朗化,合理引导了市场与从业者的预期,为行业发展注入了一针强心剂,这也将进一步促进资本、劳动力等资源向其倾斜聚集,从而引领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和市场的完善。

《规划》还设定了“两步走”的发展策略,即2025年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大部分实现数字化网络化,重点行业骨干企业初步应用智能化。2035年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全面普及数字化网络化,重点行业骨干企业基本实现现代化。

笔者认为,两步走目标的如期实现问题不大。首先,从基础条件来看,我国制造业产业体系完善,企业竞争力逐步提升,数字化产业发展迅猛,在全球范围来看都处于领先地位,同时还有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和制度规范为支撑,软硬条件兼备,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其次,两步走时间区段的设定是从我国制造业发展实践出发,符合实事求是的原则。按照国家十四五规划的设定,实现智能制造十四五规划的第一步走目标并不难,而且,按照2035远景目标的路径安排,届时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数字化普及的实现也是可以预见的。

在具体执行中,笔者有以下几点建议。一方面,要积极推动基础学科的研究以及基础技术的开发,万丈高楼平地起,要夯实技术升级和产业转型的基础,走自主创新的道路,建立重基础、强研发,广应用的产学研一体化团队,打造智能制造领域的核心竞争力。

另一方面,要切实解决制造业企业转型中遇到不敢转、不会转的问题,统筹利用好政策工具支持智能制造,包括使用金融工具借助信贷、补贴等渠道为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资源支持,利用社会福利工具,帮助制造业企业留住人才等等。

不仅如此,目前智能制造相关领域仍处于一个前期发展阶段,细分的行业标准许多还没有建立完善,我们应当抓住这个空窗期争取在关键领域取得突破,掌握国际标准的制定权,形成属于我们自己并世界可行的行业标准体系,进一步向世界输出中国技术、中国产品、中国服务。

版面编辑:文静
关键字:

声明:财经网专栏文章版权属作者本人或相关权利人所有,文章仅为作者观点,不代表财经网立场。

相关新闻

专栏人物推荐

张礼卿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前院长、国际金融研究中心主任。经济学博士。

屈宏斌

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副理事长

伍戈

经济学博士,研究员。长江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曾长期供职于央行货币政策部门...

要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