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安邦咨询
11月8日,中国央行在经过一段时间酝酿之后,推出了新的碳减排政策支持工具,以为减碳发展提供金融支持。这也是疫情之后央行推出支持中小企业的再贷款、再贴现工具之后,再次以结构化的方式,向实体经济中的特定领域提供金融支持。央行称,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决策部署,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创设推出碳减排支持工具这一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这一新工具的推出,除了会推动相关产业、相关领域的发展之外,也释放了货币政策新的信号。
新的碳减排支持工具,实际上已经酝酿多时,从大的布局上,是落实绿色发展战略的需要。在去年中国提出“双碳”目标之后,从国务院到央行,都多次提到将推出新的工具,以推动减碳发展。安邦智库(ANBOUND)曾经提出,绿色减碳发展需要被纳入到宏观经济政策框架之中,成为“稳增长”不可忽视的主要内容。因此,与应对疫情的一些“抗疫”政策工具相比,新的工具将作为一项战略性政策在相当长时间存在。此次新的工具将聚焦清洁能源、节能环保和碳减排技术等三个碳减排领域的发展,以打通落实“双碳”目标的金融路径。当然,人民银行有关负责人表示,碳减排支持工具是“做加法”,用增量资金支持清洁能源等重点领域的投资和建设,从而增加能源总体供给能力,金融机构应按市场化、法治化原则提供融资支持,助力国家能源安全保供和绿色低碳转型。
同时,本次新政策工具在具体实施中也有一些新的特点,包括成本更低、覆盖面更广。央行在公告中表示,金融机构向重点领域发放碳减排贷款后,可向央行申请资金支持。央行碳减排支持工具向金融机构提供资金采取“先贷后借”的直达机制,金融机构需向人民银行提供合格质押品。其通过碳减排支持工具向金融机构提供低成本资金,引导金融机构在自主决策、自担风险的前提下,向碳减排重点领域内的各类企业一视同仁提供碳减排贷款,贷款利率应与同期限档次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大致持平。碳减排支持工具发放对象暂定为全国性金融机构。这意味着实施对象为国内主要银行,包括政策性银行、六大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在内的全国性银行,表明本次碳减排支持工具涵盖了绝大部分信贷投放体量。
另外,新的政策一定程度上体现出货币政策的结构性“降息”效果。碳减排支持工具要求按贷款本金的60%向金融机构提供资金支持,利率为1.75%,期限1年,可展期2次。就利率而言,这一水平低于之前中小企业再贷款利率(2.25%)和目前的逆回购政策利率,体现了对相关领域支持的力度更大。同时央行要求银行对相关领域贷款利率与LPR持平,这也低于目前对中小企业带来的平均利率。这意味着央行的工具对于低碳领域经济主体具有降低融资成本的“降息”作用。不过,央行要求“金融机构需按季度向社会披露碳减排领域、项目数量、贷款金额和加权平均利率等信息,接受社会公众监督。人民银行通过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核查等多种方式,核实验证金融机构信息披露的真实性”。这意味着相关贷款的审核较严格,一定程度上会增加一些合规成本,这可能是新政策工具利率较低的原因。
由于新的工具没有额度限制,通过再贷款可以释放的基础货币对于目前的货币环境也有“宽松”的效果。根据央行披露的三季度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统计报告,截至三季度末,国内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达14.78万亿元,同比增长27.9%,比上季末高1.4个百分点,高于各项贷款增速16.5个百分点,前三季度增加2.74万亿元。其中,投向具有直接和间接碳减排效益项目的贷款分别为6.98万亿元和2.91万亿元,合计占绿色贷款的66.9%。这一数据反映了绿色信贷的规模和潜力,对新政策工具的实施提供了广泛的基础。同时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累计新增绿色贷款2.83万亿元,占前三季度新增贷款总额的16.9%。有机构预计,符合条件的年内新增绿色贷款若全部按照碳减排支持工具向央行再贷款,则可对应约1.7万亿的基础货币投放。也有机构预计,央行通过碳减排支持工具释放的基础货币规模略低于一次降准(约1万亿元)。这需要银行的定向信贷的支持,因此,这些基础货币投放不会像降准那样一次性增加。
就货币政策走向而言,央行新的碳减排支持工具的实施,并未改变货币政策整体稳健的基调。但同时,这意味着在整体总量控制的基础上,未来一段时间,会更加侧重于结构性政策来向特定领域释放流动性。值得注意的是,在7月份全面降准之后,9月份央行再次新增加3000亿元中小企业再贷款额度,同样按照“先贷后借”的方式操作。这些结构性政策,客观上具有间接“宽松”的效果,符合央行“精准调控”的政策思路。而这种“扩表”带动增量的方式,意味着基础货币投放机制、信用创造的模式,正在发生改变。同时,结构性政策力度的加大,意味着年内全面降准、降息的概率进一步下降。
最终分析结论(Final AnalysisConclusion):
央行推出新的碳减排政策支持工具,不仅是落实推动绿色发展的一项重要的战略性政策,也体现了货币政策结构化的思路,客观上有间接“宽松”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