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安邦咨询
资管新规过渡期在延长一年之后,在今年年底又一次期满,届时资管新规有关理财产品净值化管理的政策将全面实施。从目前资管行业转型的进度来看,商业银行陆续成立理财子公司,推动大部分银行理财产品都实现了净值化,但仍有一些产品在转型过程中面临困难,由此带来的“尾部风险”。
按照资管新规的要求,金融机构对资产管理产品应当实行净值化管理,其中理财产品应于2021年底完成净值化转型。资管新规的落地,推动了银行业本身的改革,大多数银行都设立理财子公司的形式,单独开展资管业务,一方面实现银行信贷风险的隔离,另一方面,通过专业化机构整合自身资源,同基金、券商、信托等金融机构进行竞争。目前来看,银行业理财业务已经大部分实现了转型。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发布的2021年三季度理财市场数据显示,截至今年9月底,共337家机构有存续理财产品,存续规模27.95万亿元,同比增长9.27%。净值型产品规模稳步上升,占比达86.56%,较去年同期提高26.08个百分点。据银保监会披露的数据,截至今年7月末,净值型理财产品占比就已超80%,同业理财较峰值缩减96%,保本理财、不合规短期产品规模均较资管新规发布时下降超98%。银保监会有关负责人也表示“从前期摸底情况来看,预计今年年底前,绝大部分银行机构可以如期完成整改任务。”
目前距离最后期限只有1个多月的时间,各银行仍在努力推动转型。这意味着目前存续的约3.9万亿元的老产品(预期收益型产品)需要加速整改,完成“最后一公里”。但这些存续产品的问题,在于其整改的难度很大,其中不乏最难处置的“硬骨头”资产。其实,在理财业务转型过程中,一些产品到期,面临自然过渡;另外资产质量较好、结构清晰、流动性好的资产也大部分被理财子公司承接。最后剩下的“硬骨头”往往具有各种问题,这不仅给转型带来难度,也可能会使相关的银行面临风险的暴露。
目前来看,已经实现转型和进度较快的,主要有苏州银行、南京银行、泸州银行等城商行。而国有大行和股份行目前的进度仍稍慢。有分析指出,城商行存量资产规模相对较小,“船小好掉头”;而国有银行存量资产规模过大,尤其是过去配置了大量长期的非标资产,难以在过渡期前自然消化,净值型理财产品规模占比较低。同时,这“最后一公里”,还伴随着理财资产估值切换为市值法后带来的真净值化挑战。
在安邦智库(ANBOUND)的研究人员看来,这“最后一公里”实际上面临这些资产质量的透明化过程。目前,对这些资产的构成,大部分银行都没有明确的披露。因为这影响到未来理财市场的开发和对银行风险经营能力的评价。从一些业内的反映来看,这些产品的转型对于银行而言,具有巨大的困难。一些可能是市场交易不活跃的类似永续债类的资产,另外一些则可能是存在质量问题的资产。银保监会官员近期表示,目前这些尚未整改的存量处置资产主要投向了非标准化债权、资本补充工具和未上市企业股权,普遍呈现出期限长、流动性较差、估值难度较大等特征。这些资产的处置,实际上意味着风险和估值面临重新计价,将提前实现“净值化”。而这一过程往往意味着资产重估后面临巨大的损失。
目前,大部分银行都面临“硬骨头”资产的转型问题。即使实现净值化96.7%的杭银理财也曾表示,其剩余的仍有数十亿的资产处置尚需要母行、当地监管和外部投资者三者在紧迫的时间内达成一致。也有股份行的人士表示过,剩下的硬骨头可能需要折价才能实现出售,意味着这些产品实际上将形成亏损,这些损失无论是投资者承担,还是由银行“刚兑”,对各方都不利。虽然监管方面提到,对于少量难处置资产,可按照“一行一策”的原则申请个案专项处置,但这对于银行而言,实际上意味着银行之前表外业务风险需要完全呈现出来。这也是目前令银行感到“压力”而且“痛苦”的地方。无论是通过理财子公司发行新产品承接延续,还是通过金融市场找其他投资者接盘,按目前的情况来看,难度很大,更多的可能性是银行自身按照“一行一策”的方式慢慢消化。
解决银行理财转型“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一方面银行因为对理财投资者的“刚兑”承诺,需要承担一部分相应的理财资产减值的损失;另一方面,有关银行自身的资本补充工具作为底层资产的产品被折价出售,则对涉及到的银行信用本身构成冲击。相关的影响,都会带来银行不得不减记和缩表。
最终分析结论(Final AnalysisConclusion):
随着资管新规过渡期的结束,理财“净值化”过程中的尾部风险将暴露出来。无论是监管机构还是投资者都不应掉以轻心,避免由此对金融市场的稳定产生溢出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