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安邦咨询
9月27日,中国央行公布了三季度货币政策委员会会议公报。从会议披露的内容来看,整体对于宏观经济形势的判断和货币政策的重心都有了新的变化。从这些变化来看,安邦智库(ANBOUND)的研究人员认为,央行货币政策与二季度相比有了一些调整,这些调整将对第四季度的整体经济走势带来新的影响。
在对于经济形势的态度来看,货币政策委员会对经济形势的判断有了很大的差别。央行货币会议指出,“当前全球疫情仍在持续演变,外部环境更趋严峻复杂,国内经济恢复仍然不稳固、不均衡。”这与二季度央行货币会议提到的“当前我国经济运行稳中加固、稳中向好,但国内外环境依然复杂严峻”的判断有了明显的差别,再次强调了“不稳固、不均衡”,这意味着,下半年中国经济增长显著放缓的趋势,引起了政策部门的认可和调整。
我们认为,在后疫情时期政策逐渐“正常化”的背景下,尽管上半年中国经济有了较好的增长,但三季度以来,各项数据都显示出,整体经济变化并不像预期的那样继续保持增长。这种情况与疫情延续、全球供应链扭曲以及各国宏观政策变化有密切关系,再加上国际经济体出现日益明显的分化,使得今后的宏观经济形势更加复杂。
在此背景下,此次央行货币政策会议指出,要加强国内外经济形势边际变化的研判分析,加强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防范外部冲击,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搞好跨周期政策设计,统筹做好今明两年宏观政策衔接,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这一表述意味着,未来一段时期的政策仍以“跨周期调节”作为重点,以相对长的今明两年的衔接来保持经济的平稳运行。另一方面也表明,未来各种矛盾仍会继续演化,短期内不会消失,其带给经济增长的压力具有长期性,因此在政策上要留有余地。
对于货币政策的基调,此次会议仍然坚持“稳健”的表述,但在稳健的基础上,其透露出从总量规模上进行调整的信号。会议认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精准、合理适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增强信贷总量增长的稳定性,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与二季度货币会议的表述相比,此次增加了“增强信贷总量增长的稳定性”。这一变化意味着,在整体政策基调坚持稳定的情况下,未来一段时期,货币政策会重新回到总量控制上,以扭转近期以来信贷总量增速逐月持续下降的趋势。由此可以看到,未来的货币、信贷总量规模应比之前有所放宽。
来源:中国人民银行
在利率、汇率政策上,此次会议与之前的差别不大。在二季度完成了“调整存款利率自律上限确定方式”的情况下,此次会议延续了“继续释放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改革潜力、推动实际贷款利率进一步降低”的政策表述。这实际上意味着对于存款基准利率调整的可能性不大,但有可能推动市场化的“柔性”降息来为实体经济提供支持。
同时,与二季度表述的“构建金融有效支持实体经济的体制机制”相比,此次会议强调,“坚持把服务实体经济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这意味着,对于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政策力度比二季度进一步增强。值得注意的是,央行三季度货币政策会议,增加了“维护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维护住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的内容。会议还提出,支持银行补充资本,提高服务实体经济和防范金融风险的能力。从这些内容来看,央行会考虑通过货币政策,将维持房地产市场和银行的稳定作为金融防风险的重点。
三季度的会议还强调了政策协调,提出“加强与财政、产业、监管政策之间的协调,统筹金融支持实体经济与防风险”。这实际上表明目前各类政策上在支持经济发展上仍有不一致的地方,各行其事的情况仍然存在,对“稳经济”的作用表现出差异。因此,央行要强调货币、财政、产业等一系列政策的配合和协调,在坚持“稳字当头”的情况下,要加强对经济的整体支持效果。
最终分析结论(Final AnalysisConclusion):
央行三季度货币政策会议对经济形势的判断与之前有了明显变化,这意味着在坚持“稳字当头”的政策基调之下,货币政策需要更加倾向于“稳增长”。从政策会议透露的信息来看,这种调整将倾向于总量和结构调整的结合,总体而言,会在坚持稳健的情况下侧重于“适度宽松”。
(注:全文有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