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安邦咨询
在“双碳”目标(碳达峰、碳中和)之下,国内从中央到地方层面,都在逐步落实减碳发展,降低各个地方、各个领域的碳排放量。政策面上早已给出了明确信号,在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并未设定量化的经济增长目标,但在绿色生态发展方面,如单位GDP能耗下降、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下降、森林覆盖率增加等,则给出了明确的约束性量化目标。
“十四五”规划中的绿色生态和经济发展目标,在“双碳”目标之下将得到强化。安邦智库(ANBOUND)的研究人员曾多次指出,由于“双碳”目标是中国对世界的承诺,今后国内在绿色发展方面绝不只是改变观念、转换理念,而是面临不断增强的“硬约束”,国内多个高耗能的传统产业将会首当其冲。
据国内媒体报道,全球最大的在建煤化工项目——陕煤榆林化学煤炭分质利用制化工新材料示范工程,近日临时停工。陕煤集团榆林化学有限责任公司(“陕煤榆林化学”)成立于2017年12月,注册资本10亿元人民币,注册地在陕西省榆林市。该公司是陕西煤业化工集团所属全资子公司,定位为陕煤集团“煤炭分质利用制化工新材料示范工程”建设运营平台公司。上述示范工程项目的总占地面积约13平方公里,估算总投资达1200多亿元。据了解,该煤化工项目主要通过煤热解、气化等系列深加工技术的系统集成,生产包括聚烯烃、聚酯、聚碳、聚苯乙烯、丙烯酸酯等在内的各类产品590万吨/年。按计划,项目建成后,年转化煤炭超过2000万吨。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调查,该公司此前的规划是,项目分两期四阶段建设。一期工程分为两个阶段,已于2019年开工,2023年底前建成投产。二期工程为煤热解及煤焦油深加工工程,拟于2020年底前具备开工条件,2025年底前建成投产。其中,项目一期工程为180万吨/年煤制乙二醇,预计投资约219亿元。经过近两年的建设,项目已初具雏形。但没想到,总投资拟超千亿的大型项目也会临时停工,这种情况极为罕见。7月5日,榆林化学公司工程管理相关部门对停工情况验收,并对已停用的机具、仓库等加盖封条。
对项目停工原因,暂未有权威信息发布。不过,结合宏观形势和政策背景来看,原因并不难猜。有市场人士猜测,该项目的“能耗较大”是其中一个原因。值得一提的是,榆林全市2021年度能耗双控目标任务为单位GDP能耗下降3.2%,能源消费增量控制在76万吨标准煤以内,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降低3.9%。对落实能耗双控各项要求以及严控“两高”项目盲目发展,当地已有多项动作。这种背景下,投资巨大的煤化工示范工程如果上马,榆林市甚至陕西省的能耗目标完成难度将会增大。
随着各地开始落实“双碳”目标,如何在“谋发展”和“降排放”之间达成平衡,对地方政府的挑战愈来愈大。尤其是在一些能源大省或制造业大省,在技术和产业结构的升级没有实现之前,兼顾发展与减排的难度极大,如果尺度把握不好,很容易形成发展“死结”。
陕西省是能源大省,榆林市是能源大市,在“双碳”目标下都是转型发展任务很重的地方。今年5月31日至6月1日,陕西省常务副省长梁桂在榆林市调研碳达峰、碳中和、高耗能高排放项目、煤矿安全生产等工作。梁桂指出,企业要落实好主体责任,走清洁发展之路,切实降低能源消耗,为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贡献智慧和力量。值得注意的是,梁桂提出,各级各部门要全面梳理排查在建、拟投产达产“两高”项目,落实落细能耗双控等各项要求。6月3日,榆林市发改委召开榆林市“十四五”重点项目梳理排查工作推进会,要求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榆林市要查漏补缺,立即梳理排查“两高”项目各项前期手续和能耗、排放等指标达标情况。要求还包括,要全面梳理排查,提前研判能耗双控风险,立即对项目开展再评估、再优化,提高能效水平,降低新增能耗。
从这些信息来看,陕煤榆林化学的在建煤化工项目被叫停,原因并不难判断,应该与项目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问题相关。国内有媒体报道披露,该项目临时停工的主要原因是能评手续没有办完。值得注意的是,该项目何时重启并未有官方说法。如果未来减碳发展的任务不断加重,该项目不排除有更大的变化,甚至有可能被要求削减规模。
我们要提醒的是,陕西榆林的煤化工项目被叫停,在国内减碳发展的进程中可能只是一个开始,由于地处能源大省的能源大市,榆林项目成了一根“出头的椽子”,被当成了项目调整的样板。类似的做法今后可能在更多其他地方出现,比如内蒙古、山西、河北等省。在产业上,煤炭、电力、钢铁、有色金属冶炼、建材以及其他耗能较高的制造业,都将成为“双碳”目标之下被重点“关照”的产业领域。
最终分析结论(Final AnalysisConclusion):
与过去不同的是,“双碳”目标下的绿色发展,不再是过去花瓶式的发展理念转型,而会变成有时间表、有路线图、会被阶段性检查的硬性发展任务。由于发展大方向已确定,分解目标近乎刚性,今后各个地方在产业发展、城市发展、消费发展等各个方面,都需要有切实的调整,而且转变越早越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