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克力:双循环之惑!短板、障碍、堵点多,新型消费“挑大梁”?

来源:财经网 专栏:朱克力 2021/03/23
分享到:

作者:朱克力博士  中国信息协会常务理事、中国新经济智库(CiNE)院长

新型消费正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加速器。为了补齐新型消费短板、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打通痛点难点堵点,国务院办公厅此前出台了《关于以新业态新模式引领新型消费加快发展的意见》,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四方面的政策举措,包括加力推动线上线下消费有机融合、加快新型消费基础设施和服务保障能力建设、优化新型消费发展环境、加大新型消费政策支持力度。

如何以新业态新模式驱动新型消费?意见指出,要进一步培育壮大各类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推动线上线下融合消费双向提速;加快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商贸流通基础设施网络,规划建设新型消费网络节点;加强新型消费相关法规制度建设,深化包容审慎和协同监管,健全服务标准体系;强化财政支持、优化金融服务等政策

这些举措有利于促进消费潜力持续释放,将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促进线上线下消费深度融合,加快新型消费发展,夯实消费的压舱石作用

本文试从消费变革趋势、消费转型路径、消费赋能经济等三个维度,提出一个关于新型消费“势、术、道”的基本命题,浅析后现代语境及数智化背景下提升社会消费的逻辑、策略与价值

势 · 从新型消费前瞻经济社会变革

如果说,新业态新模式驱动消费业态从传统消费走向新型消费;那么,千方百计促进新型消费加快发展,背后更大的逻辑和更高的目标,应当是逐渐适应新经济发展的社会形态之变,即从工业社会到消费社会,或者说从生产型社会转向消费型社会,这一进程正在加速之中。

无论是由来已久的消费分化还是疫情初期的消费速冻,都并未改变消费经济长期发展的基本面。随着消费在拉动国民经济增长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一方面以个性化、多样化方式呈现消费总体升级的趋势,另一方面发展型和享受型消费需求也在进一步扩大。与此同时,消费结构升级的内涵发生了深刻变化,大众消费的提升更多体现在消费理念、消费方式和消费品质方面。而随着数字经济时代到来,线上线下消费深度融合,个性化定制的消费响应更加精准和及时,为新型消费培育和发展提供了更充分的现实土壤。

从更宽的视域往前展望,中国正处于从生产型社会转向消费型社会的历史大进程中。随着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到达一定水平,将更加趋近于向消费型社会转型的临界点。在此过程中,首先需要对临界点或拐点本身有所定义。尽管拐点往往是指一个相对小的周期,但通常并不是一两年的短暂时间。而这个属于消费的拐点,有望随着内需进一步升级而完成历史性转折,让整个社会具备向消费型社会奋力转型的必然性。

不妨以国际比较的角度来看。国外发达国家经历过从工业社会到消费社会的转型逻辑。一般意义上的消费社会,本质在于消费的大众化,即大量过去被视为高端消费品的商品“飞入寻常百姓家”,所以也被称为大众型消费社会。在这种形态之下,经济意义上,生产能力过剩与有效需求不足的矛盾得以缓和;社会意义上,阶层之间的矛盾也大为减少。但这种传统的大众型消费模式,一方面也带来了物质化的弊端,另一方面造成了资源过度消耗和生态环境问题。

与国外发达国家经历的传统大众型消费社会相比,中国在新经济发展时期,有望走出一条更为现代的新型道路,笔者称之为“人本消费社会”(Humanistic Consumption Society)。顾名思义,“人本消费社会”基本内核是以人为本,主要特点是尊崇共享、回归自然,重视环保与简约,注重消费品质和结果。基于新经济时代的互联网生态,在人本的内核下,人人既是生产者也是消费者,人人可以通过合作的方式与他人共同享用产品或分享服务,因此对这种新型消费模式构建的社会形态,也可以叫“协同消费社会”(Collaborative Consumer Society)。其本质是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催生的新经济相匹配的新型社会形态。针对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积极促进和迎来“人本消费社会”或“协同消费社会”,恰恰是为实现美好生活提供更为宽广辽阔的社会动态场景。

在经济学含义中,消费本身代表需求、具备购买力,也就是说不仅要有某种需求,更重要的是,有没有与需求相对应的购买力,这也是传统政策失灵的场域。新型消费倡导的是人本消费、协同消费、共享消费,对创新提出了实质性命题,因此,鼓励消费从本质上就是鼓励创新,只要让消费者自己去选择他喜爱的产品,自然会有一批具备创新能力的产品脱颖而出,为美好社会添砖加瓦。

术 · 锻长板补短板与破障碍通堵点

大前研一在《低欲望社会》一书中谈到,日本年轻人消费欲望一代不如一代,导致经济缺乏活力,久久不能复苏。可见,消费预期是制约社会消费和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

从中国现阶段发展来看,消费结构的基本面依然是在升级,由生存型消费需求向发展型和享受型需求不断提升,居住、医疗保健、交通通讯和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消费支出增速远高于食品、衣着、居住等物质消费支出增速,低品质消费需求向中高端消费需求持续提升,以线下消费方式为主逐渐向以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升级。

1

图:十四五规划提出全面促进消费

除了消费类型出现明显升势,消费升级特征和表现也更为多元和丰富,尤其是消费内容、消费品质以及消费方式等呈现出了新的特征,包括从传统消费转向新型消费,从商品消费转向服务消费,并且更加关注商品的品质、购物的体验以及其他多元化需求。当然,局部存在的消费结构性分化或消费分级的态势,在消费类型、消费群体和消费城市上也有所体现。但这种分化本身仍然不构成主流性的趋势,整体上的消费结构提升依然是大势所趋。

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当前普遍的消费预期并不乐观。激发城乡居民消费潜力,仍须通过全面深化改革破除一些制约居民消费最直接、最突出、最迫切的体制机制障碍,从而跨越转型难关。为此,笔者一直建议遵循“三破三立”新经济法则。其中,重塑边界先“破界”、重构介质先“破介”、重建规则先“破诫”,这是“三破”;战略创新需“立志”、战术创新需“立智”、制度创新需“立制”,这是“三立”。在动态平衡中实现“三破三立”,改革和创新二者不可偏废,也不会一蹴而就。

随着教育、养老、医疗等公共服务供需失衡以及较高的抚养成本导致居民边际消费下降,在“三破三立”新经济法则之下,从消费供给创新、消费感知提升、消费格局营造、消费理念引导、消费环境优化等方面采取一揽子有效措施,可望最大程度缓解大众对消费的“后顾之忧”。最近多部门围绕促新型消费接连表态,涉及支持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商务流通领域转型、智能化改造和跨界融合等多个领域。多地也积极出台支持举措,明确促进新型消费的具体施工路线。在多重利好之下,新型消费有望进一步加快发展步伐,成为促消费扩内需的重要增长引擎。

在此过程中,推动新型消费既需要“锻长板”,用好国内市场优势和改革发展红利;更需要“补短板”,其中夯实信息基础设施、规范市场秩序是重中之重

主要在以下三方面发力:

一是加快建设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强化服务保障能力建设,优化新型消费发展环境,支撑新型消费发展;

二是加强相关法律法规和制度建设,深化包容审慎和协同监管,健全服务标准体系,规范市场秩序;

三是加大新型消费政策支持力度,强化财政支持,优化金融服务,完善劳动保障。

通过多措并举,持续锻长板、补短板、破障碍、通堵点,新型消费成为供给侧改革和需求侧管理的重头戏,承载着畅通国内大循环和扩大内需促消费的战略功能,以此促进新基建与新消费衔接、商务流通领域转型、传统商业企业数智化改造和跨界融合,有利于发挥宏观政策调整效能的多重诉求,推动供给侧和需求侧两端联动与改革发力,全面融入新发展格局。

道 · 深度赋能经济双循环螺旋升级

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推动新型消费发展,有赖于供需两端的协同赋能,也有赖于与新基建的耦合共振。从国内国际两个市场来看,一方面要注重通过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以增量带动存量,同时充分考虑外部环境和市场实际,避免预期不稳引起的潜在风险;另一方面要紧紧抓住制度创新这个改革开放的牛鼻子,发挥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构建完整内需体系,以助推国内国际双循环为取向,积极培育新形势下中国参与国际合作竞争新优势。

新型消费的政策重心,着眼于以扩大内需提升经济免疫力,打通国内大循环,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其配套对策有三:一是抓建设,即抓好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和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设,统称为“两新一重”;二是促消费,激活庞大的内需市场,使之成为稳定经济的“定盘星”;三是保就业,打造创新创业升级版,鼓励发展新个体经济、多点执业以及“微经济”“宅经济”,创新就业形态,注重创新型人才培养和人力资本积累。

近年来,各地在积极培育新型消费的同时加大新基建投资力度。新基建在建设完成后可产生供给能力,进而同新型消费形成闭环。新基建之下的新型信息消费市场,是服务终端消费者的广阔天地,有望给中国经济积蓄巨大的新消费能量,激活并形成新基建与新消费双向循环、持续增长的内需新动力。

此外,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打造一批区域消费中心”。在建设消费型城市的预期下,需要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消费型社会制度机制和政策体系,并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和城市新治理逻辑。而实现“人本消费社会”或“协同消费社会”的愿景,应当以“场景先行、服务市场”为基本理念,优化营商环境,向市场提供普惠式机会和有竞争力的人才政策,营造适应新技术趋势和新消费需求的应用场景,培育城市新经济产业,逐步发展形成新经济唱主角、新动能挑大梁、新场景成气候、新治理护好航、“产城融合”和“产才融合”的新经济城市和新经济都市圈。

中国经济的双循环螺旋升级,离不开新型消费的深度赋能。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制度创新引领下,亟需打破传统物理边界和要素市场化体制机制约束,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产业深度融合以及治理能力提升。与此同时,应当以推动产业融合创新和数字化转型为抓手,构筑以新基础设施为运行基础、新生产要素为内在源泉、新市场主体为有生力量、新协作方式为组织形态、新治理体系为长效支撑,在这“五新”协同发力下有机运行的新经济生态系统。

“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中,仅得其下”。只有不断推进改革开放和创新发展,才能从根本上挖掘和持续激发出社会消费的源头活水,方可实现甚而超越新型消费的本体逻辑和政策含义,从而产生和创造出来更大更深更久远的影响与价值。

版面编辑:文静
关键字:
分享到:

声明:财经网专栏文章版权属作者本人或相关权利人所有,文章仅为作者观点,不代表财经网立场。

相关新闻

专栏人物推荐

张礼卿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前院长、国际金融研究中心主任。经济学博士。

屈宏斌

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副理事长

伍戈

经济学博士,研究员。长江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曾长期供职于央行货币政策部门...

要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