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股查询:

AI独角兽的科创板三道难题

专栏:财经十一人 2019/03/25
分享到:
导语

从科创板和注册制正式出台以来,独角兽们就面临各项艰难选择——上还是不上,怎么上,上了之后怎么办?科创板带来的既有新机会,也有大挑战

科创板相关细则正在加速推进。

3月1日晚间,科创板开闸,证监会及其上交所层面,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主要制度规则正式发布,注册制IPO申请受理即将启动。距离首次披露设立科创板这一消息,仅仅过去3个半月。

将高增长、有潜力的新兴企业留在国内,是近年中国证券市场的主旋律,此次上交所将引进成长型的科技企业登陆科创板,其中人工智能是重点领域之一。

人工智能领域经过过去几年的快速发展,涌现出一批独角兽公司,这些公司在经历多轮融资后,很快都要面临IPO考验,科创板的出台给这些公司提供了新的选择,但上还是不上,怎么上,上了之后有哪些挑战,这些都是独角兽们需要考虑的难题。

1上,还是不上?

科创板宣布设立之初,证监会就表示,科创板旨在补齐资本市场服务科技创新的短板,增强对创新企业的包容性和适应性。

科创板放宽了很多硬性要求,按照目前披露的信息来看,注册制、强信息披露和审核、轻盈利、重研发重技术是其核心特点。这些特点对于AI独角兽们来说,有利有弊。

注册制与核准制相比,更加市场化,减少了行政审批流程,发行人成本更低、上市效率更高,资本市场可以快速实现资源配置。过去一年,一级市场经历了资本寒冬,对于一些高估值的AI独角兽来说,继续在一级市场拿高额融资相比过去会更困难,能够尽快上市非常重要。

轻盈利和重研发重技术更是为AI独角兽们“量身打造”,AI产业的商业化才刚刚起步,且技术投入成本相对较高,不少独角兽公司短期内还无法实现盈利,但经过过去几年的打磨和投入,不少独角兽公司都积累了一定的技术优势,即使在国际范围内,也能够位列前茅。

虽然科创板放宽了不少要求,但也有严格的地方,信息的披露和审核要求很高,这一点也是不少AI公司犹豫的地方,AI行业泡沫已经出现,不少公司收入难以支撑现有的估值。

对于未盈利企业上市标准上的宽容,在减持上则更加严厉,明确“股份锁定期应适当延长”。上交所明确规定,控股股东和核心技术人员应承诺36个月不减持,公司上市时尚未盈利的,在公司实现盈利前,特定股东不得减持首发前股份。

这些错综复杂的因素交织在一起,让不少公司对科创板既期待又忐忑。

除了科创板自身的各项因素,近期又出现了一个可能的影响因子,京沪高铁即将上市,此前有消息称募资规模将达300亿人民币。科创板第一批公司最快将于今年上半年登陆,“此时遇到大规模的募资,对科创板来说,压力不小。”一位券商人士告诉《财经》记者。

这个因素将直接影响到那些野心更大的公司们,资本市场上的资金规模有限,一旦被“抽血”,对于后续上市的公司来说,都会造成影响。此前有传言称字节跳动有望登陆科创板,字节跳动随后否认了这一传言,一位熟悉字节跳动的投资人告诉《财经》记者,“科创板体量有限,字节跳动估值已经到达750亿美元,更适合去美股或港股上市。”

此前有机构发布研报预测,初步预期2019全年的科创板上市企业或在150家左右,粗略预估募资规模500亿元~1000亿元。不难发现的是,对于市值超过500亿的大型企业、以及以互联网造车为代表的大体量企业,科创版的融资量相对保守,未必能在第一时间满足资本的巨大缺口和胃口。

但从另一个维度来看,科创板无疑有助于筛选出一批形成出色造血能力、拥有完善产业布局、具备清晰发展战略的优质企业,这也使得科创板的预测名单引发众多券商的高度关注。

当下的科创板会迎来哪些重量级角色,是企业的关注焦点,更是券商的工作重点。

2怎么上?

此前流传过多个第一批科创板公司名单,但都未有官方渠道确认。一位大型券商人士透露,大型券商都很重视这一次的科创板,“目前大券商们手里都已经拿下了几家公司,力保上市,对券商来说,这也是一次展现实力的机会。”他告诉《财经》记者。

《注册管理办法》已经明确提出了科创板企业的要求:面前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优先支持符合国家战略,拥有关键核心技术,科技创新能力突出,主要依靠核心技术开展生产经营,具有稳定的商业模式,市场认可度高,社会形象良好,具有较强成长性的企业。

具体落实到挑选哪些公司,券商们也有自己的谋划,各家券商擅长的细分领域也不相同,但他们都关心最核心的一点——是否好卖。

此次科创板对于投资者设定了较高的门槛,要求有50万资产和2年证券交易经验,目前A股市场符合条件的个人投资者约300万,再加上机构投资者,这意味着科创板的公司们必须要对这些专业投资者有说服力。

多位券商人士提到,“硬科技”是一个关键指标,考察硬科技的维度包括是否获得国家级的科技进步奖,专利数量,人才储备等,另外还包括所在细分领域的发展前景,以及公司所处的行业地位。

今年2月,硅谷智库CB Insights发布AI 100报告,今年最有发展前景的100家AI公司中,其中有6家为中国公司:商汤、依图、第四范式、旷视、Momenta、地平线。而在此前一些机构预测的科创板入围名单中,这几家独角兽企业也是频频出现。

商汤科技是备受关注的科创板热门选手,不过商汤对于科创板的意愿似乎并不强烈,在业内人士看来,商汤选择港股直接主板上市的概率更大,毕竟,商汤的上市传闻始于科创板推出之前,想必商汤不会轻易改变自己的上市目标和节奏。商汤联合创始人徐冰近期接受媒体采访时提到,商汤还将继续在一级市场完成几轮融资。一位接近商汤的投资人也向《财经》记者透露,继10亿美元投资之后,软银还有可能继续投资商汤。

近期,依图这家向来低调的公司越来越多的出现在视线之内,上海市委书记李强在去年11月到依图考察,同月,证监会主席易会满在赴任前也来依图做客,不得不让人对科创板向依图抛出橄榄枝产生联想。

技术维度已全面覆盖计算机视觉、语音识别和自然语言理解等核心领域,且全部处于领先地位,连续三次获得人脸识别世界冠军,临床智能诊断研究成果登上国际顶级期刊Nature Medicine,涉足语音即达到中文语音识别的最高水平,都充分佐证了这家公司的技术实力。同时,对AI芯片的产业布局,以及在安防、医疗等行业的落地生根,更让依图成为AI行业中为数不多的现金流较为出色的公司之一。

一同出现在AI 100报告中的旷视,也是科创板首批名单的热门企业。2019年年初,曾有消息称旷视将随阿里巴巴赴美上市。也有传言称旷视科技获阿里巴巴投资6亿美元,估值达到30亿美元,但目前旷视还未对外公布确切的融资信息。

就商汤、依图和旷视来看,三者都是美元架构,值得注意的是,此次科创板放开了对美元架构公司的限制,《科创板股票上市规则》的征求意见稿中明确表示,符合规定的红筹企业可以申请IPO或发行CDR(中国存托凭证)并在科创板上市。

除上述人工智能领域的头部玩家外,寒武纪、优必选、云知声和图灵机器人等人工智能细分领域的独角兽们,也是此次科创板的热门公司。

寒武纪已经成为全球智能芯片领域的先行者,是全球第一个成功流片并拥有成熟产品的智能芯片公司。公司创始人、首席执行官陈天石博士,在处理器架构和人工智能领域深耕十余年,是国内外学术界享有盛誉的杰出青年科学家,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优青”、CCF-Intel青年学者奖、中国计算机学会优秀博士论文奖等荣誉。不久前,寒武纪获得“国家队”资本加码,宣布完成数亿美元B轮融资,投后整体估值达25亿美元,继续领跑全球智能芯片创业公司。

成立于2012年的深圳市优必选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人工智能和人型机器人研发、平台软件开发运用及产品销售为一体的高科技公司。2018年5月3日,优必选宣布完成 8.2 亿美元 C 轮融资,估值 50亿美元,此轮融资数额刷新了当时全球 AI 领域的单轮融资记录。2019年1月22日,据优必选官方消息,优必选C+轮融资即将到位,优必选CEO周剑也明确透露,将争取在年内于国内进行IPO。

云知声则专注于物联网人工智能服务,已拥有 AI 算法、计算能力、芯片能力全栈式技术链条。在“云端芯”产品体系之下,云知声 AI 技术已应用于智慧生活(家居、车载、机器人等)和智慧服务(医疗、教育、司法等)等场景。云知声日前宣布完成 6 亿元人民币C 轮融资,至此,云知声 C 轮系列融资总金额已达 13 亿元人民币,创下语音技术领域单轮融资最高记录。

图灵机器人团队成立于2010年,早期曾推出手机APP“虫洞语音助手”,具备语义搜索、智能问答、语音控制等功能。2015年,图灵开始专注于儿童场景下的人工智能技术服务。基于其语义理解、对话系统、多模态交互、深度学习、机器人等技术,旗下产品图灵儿童AI为儿童智能设备提供的人工智能产品技术方案。目前,图灵儿童AI的合作伙伴已近100家,累计出货量超过1000万,营收增长数十倍,积累数十亿儿童智能场景大数据。

不难发现的是,除少数几家人工智能头部玩家外,AI在芯片、机器人、语音、儿童教育等细分领域的领先独角兽们,都将有极大概率实现科创板的首批入围。

3上了之后怎么办?

上市也不是一劳永逸,科创板实施“宽进严出”的政策,意味着上市之后,考验更大。

已经有不少AI业内人士表示担忧,目前AI行业的整体估值偏高,前述券商人士表示,在对AI行业进行考察之后,“不少公司上市之后市值低于此前估值的可能性很高,这对公司和券商来说,都会有压力。”

“科创板规则”强制要求中介机构必须通过子公司使用自有资金进行跟投,跟投比例为2%——5%,锁定期为2年。以进一步压实保荐机构的责任,与上市公司及投资者形成利益共同体,保证上市公司的质量。

不仅如此,由于科创板主要面向专业投资者,流通性的问题也被提出。“一旦财务数据完全公开,市场会发现有些AI公司名不副实”,一位风险投资人告诉《财经》记者,“如果这样的公司混杂其中,市场对于科创板的信心也会打折扣。”

为了避免这一情况出现,科创板将实施“最严退市政策”,1月30日,上交所发布《科创板股票上市规则(征求意见稿)》,提出了退市规定,不再采用单一的连续亏损作为退市指标,包括市值、关联交易等指标都将被考量。

上交所同时也表示,退市标准重点落实“从严性”,在科创板退市制度的设计中,充分借鉴已有的退市实践,重点从标准、程序和执行三方面进行了严格规范。针对“空心化”企业粉饰财务数据规避退市,上交所表示一经证实将启动退市。

上市是公司发展阶段中最重要的一步,但并不是终局,清华大学智能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邓志东过去走访过大量的AI公司,他认为目前AI行业整体都偏浮躁,“很多公司既没有核心技术,也没有核心产品,只靠概念拿投资人的钱。”他告诉《财经》记者,“这样的公司上市之后,重心还是放在资本运作上,对于行业发展不会有任何帮助。”

但也并非所有的AI公司都名不副实,深耕行业需求的AI公司也不少见。一览群智CEO胡建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提到,目前的AI公司基本是两条路径,一条是互联网式的打法,高举高打,先出名;另一条路是技术型公司的打法,接地气,能落到实处。

这两条路径各有利弊,前者融资能力更强,也更利于公司的快速发展;后者难有爆发性,对技术需求高,但更稳定踏实。

科创板是中国资本市场的一次创新,从推进速度上也能看出证交所的决心,但也才刚刚起步,对于科创板和这些独角兽公司来说,真正的挑战还没开始。

版面编辑:王悦欢
关键字:
分享到:

声明:财经网专栏文章版权属作者本人或相关权利人所有,文章仅为作者观点,不代表财经网立场。

相关新闻

专栏人物推荐

张礼卿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前院长、国际金融研究中心主任。经济学博士。

屈宏斌

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副理事长

伍戈

经济学博士,研究员。长江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曾长期供职于央行货币政策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