欺骗大脑、提升记忆的3条方法

专栏:书林拾萃 2019/02/19
分享到:
导语

读3遍就能过目不忘,知道≠记住,记住≠记牢,记牢≠习惯

无论是曾经参加在校考试和资格证书考试的过来人,还是当前正在辛苦备考的后来者,相信都有这样的感慨:轻松记住学习内容并非易事。

在为记忆力大赛积极准备时,笔者也抱有同样的感受,为此笔者一直积极探索增强记忆力的方法。

“记忆”是大脑的一项功能,我们首先需要认清它的工作原理。

在人的大脑中,控制记忆的部分被称为“海马体”,记忆的持久性主要由其决定。因此,海马体犹如一位裁决信息是否具有价值的法官,或是提示“这则重要信息需要保存下来”,或是“这条信息完全没有留下的必要”。

直觉告诉笔者,这里面大有文章可做。

既然大脑按照这个原理运转,那么我们完全可以反其道而行之。换言之,只要可以“欺骗大脑”,扩大记忆量就并非难事。

随着研究的深入,笔者发现,若想欺骗大脑、使之认为信息重要,主要可从3个方面着手。

1.欺骗大脑的方法,让大脑妒忌

第一条方法是向大脑灌输记下来的“意愿”。

“不必强调意愿,学习本身就有记忆的动力。”或许有人对此不以为然,但事实上很多人都做不到这点。

记下来的“意愿”,换言之就是对学习的“专注力”。

相信很多人都有在学习的同时听音乐、看电视、上网的习惯,他们的大脑被学习之外的事物分心,潜意识里认为学习并不重要,记忆的意愿也就大打折扣:“本想专心学习,结果不是听音乐就是看手机,看来也没真当回事嘛。”

与之相反,专心学习的人会把“记忆的开关”保持常开状态,并且给他人以“心无旁骛、认真对待”的印象。

所谓“记忆的开关”,指的是方便大脑进入轻松记忆状态的“契机”。

记忆是相当耗费脑力的行为,因此人们会下意识地回避记忆,或者消极应对。

因此,为了按下让大脑认真对待的开关,首先需要创造专心学习的环境。“学习时三心二意”可是记忆的大忌。

2.欺骗大脑的方法,让大脑寂寞

第二条方法是增加“次数”。

对于多次灌输的信息,大脑自然会得出这条信息需要铭记的判断:“多次接触的信息必定至关重要,务必持久牢记。”

对应的学习方法就是“复习”。

以往的研究表明,如果我们对记忆放任不管,那么脑海中的印象就会渐渐模糊。

大脑其实十分寂寞,对于不常光顾的访客自然印象寥寥。然而,随着访问频率增加,换言之复习次数增多,心情大好之下记忆也更为深刻。

可以说,“记忆的牢固度等于复习次数”。

3.欺骗大脑的方法,使大脑富有感情

第三条方法是注入“感情”。

人脑会优先记住带有感情色彩的信息。在记忆时,一旦产生某种情感,感情丰富的大脑立刻会做出反应并且记住:“这则信息很重要!”

“回忆”便是最好的证明。回忆之所以被长久铭记,只因当时的喜怒哀乐也被一起刻入脑中。

“感情”堪称记忆的强力武器。对应学习,我们需要为记忆对象代入情感、增添信息。

或许有人觉得这么做谈何容易,其实并没有预想得那么困难。

保持对学习乐在其中的姿态即可。只要稍下功夫,学习就会乐趣多多。

事实也的确如此。在学习历史的时候,如果把历史人物和历史剧的演员对照着记忆,对历史事件的记忆不再流于文字,而是像在脑海中放电影一般记忆,就会容易很多。

此外,众人皆知的谐音法效果也不错,例如:日本在894年停止派出遣唐史,利用日语中“白纸”和日语“894”同音,可把这个知识点稍作加工,枯燥乏味的专业术语也能变得生动有趣。

为了注入感情、增强记忆,我们需要时常思考:怎样把记忆对象变得有趣,如何增添记忆的乐趣?

关于这3条方法的介绍到此为止。正是在此基础上探索记忆法并且勤学苦练,笔者得以成为日本最强大脑。

可以肯定,这些提升记忆力的方法对学习也大有帮助。

“集中精力、乐在其中、多加复习。”

只要坚守这项原则,相信人人都能增强记忆力。

4.欺骗大脑、提升记忆的3条方法

学习的原则在于“集中精力、乐在其中、多加复习”。

(1)全情投入,让大脑沉醉其中。

把全部注意力集中到学习上来,能让大脑进入轻松记忆的状态。

(2)增加“次数”,给大脑留下印象。

对于灌输多次的信息,大脑能轻松得出这是需要铭记的内容的判断。

(3)注入“感情”,使大脑乐在其中。

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大脑自然会对学习予以重视。

立足大脑的特质,巧妙采取这3条方法,能够有效提升记忆力!

以回忆的方式讲故事和记忆

对于我们的亲身经历和体验,大脑可以“回忆”的方式长久铭记。

然而,在学习中我们难免会遇到无法亲身体验又不得不牢记的知识点,例如:“世界第一长河是尼罗河”“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

虽然多读几遍也可达到死记硬背的效果,但从提升学习效率的角度来说,这里还是需要借助大脑。

为了高效使用头脑,我们可以把学习的内容转化为事例,以讲故事的方式加以记忆。换言之,把记忆要点编排成故事,以放电影的方式在脑海中一一展开。

假设我们被要求速记下列名词:火山、鲸、月亮、香蕉、金字塔、恐龙、蛋、足球、直升飞机、喇叭。

这10个名词毫无共性和规律可言,想要记住他们死记硬背可不容易。所以,我们可以把零散的名词串联成故事,把他们之间强行建立联系。为了故事的连贯,必要的修饰和补充也在所难免。

不过,一旦故事成形、朗朗上口,印象自然深刻,对大脑来说也更为好记。

笔者围绕上文的10个单词构思一则故事,请读者朋友在阅读时试着在脑海中进行想象。

“给鲸的排气孔放上喇叭,吹响之后里面蹦出一个鸡蛋,正好撞上天上的直升飞机,鸡蛋一下子就碎了。飞行员大吃一惊,手中吃了一半的香蕉不由落下。地上的恐龙恰巧踩上香蕉皮,滑倒之时踢飞了一旁的足球。这脚球堪称势大力沉,把金字塔踢坏了一角。金字塔里的火山由此显现,喷射的岩浆把月亮都点燃了。”

只需多读几遍,想必你就能记住这个故事。

我们在回忆单词时可以在头脑中回放故事,只要我们把单词按照登场顺序罗列,便可一网打尽。

笔者已经强调多次,此中的诀窍在于给我们需要记忆的单词之间强行建立联系。

给毫无关联的记忆点强行建立联系,以此打造流畅的故事,这对于记忆学习内容尤为有效。

在上文的例子中,每个单词都各具形象,可以轻易发散思维、展开联想。但是,在我们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知识点大多是抽象的,那可怎么办呢?

为此,我们需要做些准备工作——把专有名词转变成形象生动的描述。

接下来,我们按照这样的方法来记忆诺贝尔奖的所有奖项名称吧。

诺贝尔奖主要有6种:“化学奖”“生理学或医学奖”“和平奖”“物理学奖”“文学奖”和“经济学奖”。

如果想要记住这几项诺贝尔奖,试着编排故事来加以记忆。

首先,必须发挥想象,把各奖项名称转变为具体形象。

我们先从“化学奖”入手。一提起“化学”,人们很容易联想到“试管”。如果我们从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医学”切入,以“针筒”替代这个奖项也在情理之中。和平奖标榜和平,“和平鸽”则是最佳象征。物理学奖对应物理,提起物理就绕不开牛顿,而一说牛顿很多人都会想到“苹果”。文学奖的代表自然是“书”,而经济学奖以“纸币”替代也颇为形象。

在我们找出各奖项对应的替代物之后,不妨给“诺贝尔奖”本身也找一个替代吧。作为奖项的创始人,诺贝尔先生本身也是炸药的发明者,所以我们不妨把诺贝尔奖就对应成“炸药”吧。

“炸弹爆炸后把试管和针筒震飞,恰好撞上飞翔的和平鸽。送到嘴边的苹果就此跌落,砸开书本后露出里面的纸币。”

如果想记得牢,把抽象的语言转换为具体的形象至关重要。

——本文摘自《你不是记性差,只是没找对方法》

 

不是记性差

作者:[日] 池田义博

出版社:东方出版中心有限公司

版面编辑:马楠
关键字:
分享到:

声明:财经网专栏文章版权属作者本人或相关权利人所有,文章仅为作者观点,不代表财经网立场。

相关新闻

专栏人物推荐

张礼卿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前院长、国际金融研究中心主任。经济学博士。

屈宏斌

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副理事长

伍戈

经济学博士,研究员。长江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曾长期供职于央行货币政策部门...

要闻

+更多